第一百二十章 蒸馏的弊端。(感谢神鸟阿飞和王韦火华大佬的盟主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按照先有的物价换算,老苏的年收入大概等同于后世税后800万,这种工资哪怕在北上广都算是高收入群体了。



    随后徐云将几个物件组合成了一个简单的蒸馏设备,将谢老都管从汴京第一酒楼樊楼买来的白酒倒入了烧瓶里。



    在元代以前,华夏古代的酒水基本上都是发酵酒,高度在十度上下。



    有些还带着不少的粮食渣子,所以才会被叫做‘浊酒’。



    谢老都管买回的几坛酒浓度大概接近二十度,使用的是麸曲酿制,基本上可以说是现今能找到度数最高的酒水了。



    简而言之.....



    将就着用吧。



    一切准备就绪后。



    徐云垫上石棉网,在简单改造的灶台上点起了火。



    老苏则跟个好奇宝宝似的在边上看来看去,侧着脑袋看了会儿烧瓶:



    “王林,你这在杯底垫上石棉的意义何在?”



    徐云一边调控着下方的火量,毕竟这年头可没有酒精灯这玩意,一边对老苏解释道:



    “主要是为了防止蒸馏烧瓶...就是这几个玻璃瓶因为受热不均匀而破裂,起到分散热度的作用。”



    老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想了想,走到灶台的另一侧。



    随意选了口锅,将它翻面。



    可以明显看到,铁锅中间部位的痕迹要比边缘重很多。



    “受热均匀...均匀...”



    看着手中的这个锅,老苏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似乎还有很多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两刻钟过后。



    第一批酒水顺利蒸馏成功。



    徐云将酒水倒出了一小杯,递给老苏:



    “您尝尝?”



    老苏颇有兴致的接过酒杯,先是放在面前打量了一会儿,方才放到嘴边,轻轻的抿了一口。



    几秒钟后,这个小老头顿时眉头一扬:



    “好烈的酒!”



    徐云见状,微微点了点头。



    头批蒸馏的酒水度数大概能达到35度,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疑是相当相当烈的酒水了。



    同时因为蒸馏了一次,这种酒也被称为一锅头。



    没错。



    一锅头。



    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所谓的二锅头并不是牌子,实际上指的就是经过第二轮蒸馏出的酒水,度数大概在56-63之间。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随后徐云将这批蒸馏好的酒再进行了处理,进行了第二轮蒸馏。



    第二轮蒸馏的时间明显要比第一轮长不少,足足半个时辰过去,二轮蒸馏方才成功。



    接着是第三轮......



    一个时辰后。



    看着面前有些浓稠的液体,徐云微微摇了摇头。



    或许是设备准备不充足的缘故,三轮蒸馏后的酒水浓度只达到了70%左右,和80%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代表着土法蒸馏达到了上限。



    想要进一步提纯,要么用苯之类的夹带剂,要么用变压精馏。



    要么就是......



    用上徐云准备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