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袁国粮来了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吧,估计明年才刚毕业。”



    “张子仪是归国留学生,籍贯和工作单位我不记得了,不过他是从霓虹留学回来的。”



    “所以如果要找的话,定位起来应该不难。”



    “但吴常信同志我就不太清楚了年龄大概接近三十岁吧”



    旭日干、张子仪、吴常信。



    如果说童第周是我国动物育种的奠基人,那这三位大佬则是当之无愧的次代拓路者。



    三人在后世都评选上了华夏院士,其中吴常信还是周善的老丈人呢。



    不过另一方面。



    徐云对于这三位大佬的认知也就仅此而已了,你要是问他们后世的工作单位和职务徐云说不定能勉强回忆点信息,但这个时期的信息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徐云能够记起旭日干的籍贯和学校,很大部分在于他是内蒙人,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徐云多多少少还是忘不掉的。



    “没事,能记得两个人也够了。”



    看着有些为难的徐云,老郭则很随意的挥了挥手:



    “找一个人要比找三个人容易不少,而且吴常信这个名字比什么张建国黄爱军可少见多了。”



    “按你说的这年龄他不是已经毕业工作,就是在学校读博,咱们按照毕业生名单找下去总是能找到的。”



    徐云想了想,也是。



    毕竟这年头国内大学生的数量要比后世少很多,畜牧系又不是什么特别热门的专业,找人的难度相对要小一点。



    “行,小徐。”



    老郭也是个行事果断的人,在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后便拿起了公文包:



    “我会把和牛还有育种人才的事情和上面汇报的,要是没其他事儿的话,我就先告辞了。”



    徐云对此自无异议:



    “郭工,您慢走。”



    待老郭离去后。



    徐云便又重新靠到了床上,开始看起了《本土驴的产后护理》。



    不过徐云还没来得及看几页,病房门口便传来了一阵响动声。



    徐云顺势抬头看了过去。



    几秒钟后。



    嘎吱——



    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杨开渠坐着轮椅被人从屋外推了进来。



    见此情形。



    徐云连忙放下书,朝杨开渠笑着说道:



    “杨教授,您回来了。”



    杨开渠从抵达基地的那天起便和徐云成了“病友”,虽然没有达到忘年交的程度,但对于彼此的存在都已经很习惯了。



    例如最近杨开渠的情况好转了不少,老郭他们遇到一些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