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论文一作:本土驴。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的署名出现在论文之上,倒也不足为奇——虽然大概率是李觉自己要求的......



    但另一个本土驴tmd就很离谱了。



    徐云不由将目光转向了赵忠尧,问道:



    “赵主任,这上头的驴是.......”



    “哦,你说它啊。”



    赵忠尧砸了咂嘴,笑着解释道:



    “这是大家讨论的结果,毕竟没有本土驴贡献的驴浆薄膜就没有这台串列式静电加速器嘛,为了咱们的科学研究,基地里头已经连一头带毛的驴都找不到了。”



    “加上你平时累的跟驴也差不多,但由于各种原因又没法上作者名单,对你来说实在是太亏了。”



    “所以为了纪念本土驴和你的付出,组织上经过讨论决定,把驴这个名字加到上面。”



    徐云:



    “.......”



    为啥听起来怪怪的?



    啥叫我累的跟驴似的啊.....



    当然了,面对老赵的这个解释,徐云倒也拿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虽然这篇论文具备极强的划时代色彩,注定会被载入史册,但在原本的历史中,兔子们也不是没在载入史册的事儿上整过活。



    例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初击落的U2,面对多家顶尖的国际媒体以及背后各国势力的关注,某个兔子愣是说出了的骚话.....



    有这玩意儿对比,论文上见到驴作为一作似乎也没没那么奇怪了。



    只是如此一来,在眼下这个时空中,后世的网民们估计会多出一桩谈资吧。



    说不定最后传着传着,会冒出什么?



    随后徐云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又放回到了面前的初稿上。



    哗啦——



    他轻轻的翻过一页,将页面翻到了正文。



    只见此时此刻,这张书页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一行字:



    。



    。



    



    而在徐云看报告的同时,赵忠尧也出声做起了介绍:



    “小徐,这份初稿的理论部分差不多就是当初咱们试运行时遇到的现象,不过我们在模型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猜测。”



    “从完整性角度来看,这份初稿大概达到了正式版的80%左右。”



    “至于剩下的20%则需要实验数据进行补充,过去这些天我们启动了三次串列式静电加速器,但实验的结果都不太理想,同时基地配额的实验电量都已经用完了。”



    “所以我们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基地接下来的电力供给...也就是那啥光伏发电能如期达标,那我们就开机继续尝试。”



    “但如果短期内效率有限,我们就把这份论文以类猜测的方式发布出去——两者的影响应该都差不多,但后者的争议肯定会大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