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远东局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辰浩大把的甩钞票兴办京津唐工业基地时,远东东北亚地区的局势却是正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1895年秋天爆发的朝鲜乙未事变之后,闵妃被残杀,朝鲜国王李熙逃至俄国驻朝使馆,在获得俄国zhèngfǔ的正面支持后,于1896年1月正式称帝,宣布朝鲜脱离rì本的协助统治而完全dúlì。

  rì本策划的残杀闵妃遭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使得rì本在朝鲜的处境每况愈下,朝鲜各地纷纷举义兵攻击rì本驻朝鲜第三师团,而背后则是德法俄三国的大力支持,其中俄国除了向朝鲜义兵提供武器弹药之外,更是从阿穆尔军区抽调了一个整编师进驻朝鲜庆尚南道和庆尚北道,名为保护俄国在釜山的海军基地,实际上是想切断rì本第三师团的退路。

  德法俄三国在朝鲜半岛上是一个鼻孔出气,此时共同的敌人都是rì本,他们希望将rì本赶出朝鲜半岛。因此派军舰在朝鲜半岛周边游弋,威慑在朝鲜rì军。

  rì本第三师团疯狂镇压朝鲜义兵,起初还很顺利,但随着德法俄三国的不断军事援助的提升,朝鲜义兵在经历多次的血火战斗后逐渐形成一支足以让rì军疲于奔命的游击队。

  随着远东金融风暴的发生,银本位制国家的rì本和俄国的金融都遭到重创。尤其是rì本,甲午战后本就处于糜烂边缘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rì本债台高筑,只能靠加征赋税和主动贬值rì元度rì,rì本国民被严重剥削生活困苦不堪,黑田清隆内阁不得不继续削减财政开支,使得驻朝鲜的rì军第三师团给养匮乏,陷入苦战当中。

  3月15rì,黑田清隆内阁召开扩大会议,内阁和陆军部进行商议,讨论是否从朝鲜撤军的问题。

  要做出这个决定对于rì本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一旦从朝鲜撤军等于rì本辛苦准备的甲午战争宣告彻底失败,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反而损失了整个海军和数千万英镑的战争费用。但rì本方面似乎没有别的办法,朝鲜已经变成德法俄三个欧洲强国的势力范围,连英国人都不敢插手朝鲜事务,何况是小小的rì本。况且rì本国民经济经甲午一战已经陷入严重困境当中,刚刚刮起的远东金融风暴更使其雪上加霜,rì本根本无力支撑在朝鲜同列强进行争霸。

  黑田清隆内阁极力劝说陆军总参谋部同意撤军,不过面临着陆军部的反对呼声极为强烈。甲午一战rì本唯一获得的利益就是朝鲜,让陆军部吐出朝鲜实在很困难。

  不过,rì本经济的崩溃是个事实,rì本陆军部也知道没钱养军队。

  宫炽仁亲王府,黑田清隆带着外相陆奥宗光拜访,碰巧的是伊藤博文也在。

  “眼下的国内国际情况皆不利于帝国,我希望亲王殿下能够支持。”

  黑田清隆道出了他的来意,其实他不说宫炽仁亲王也明白,此前他已经跟伊藤博文商议一段时间了。

  陆奥宗光说道:“中国有句古语,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或许我们从朝鲜撤军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宫炽仁笑道:“外相大人看起来有更好的见解!”

  陆奥宗光微微欠身,微笑道:“目前远东东北亚地区局势复杂,已经远远超出帝国财力和军力的承受范围。德法俄三国抱团集中在朝鲜,连英国也只能望洋兴叹。而俄帝国、清帝国和大rì本帝国之间又是基于朝鲜半岛而成为三足鼎立的矛盾中心。当初清帝国将朝鲜让给我们,使得rì俄之间因此而相互敌视,进而让清帝国获得喘息机会积极发展自己的军力。与其rì俄斗得你死我活让清帝国渔翁得利,不如rì本主动退出朝鲜,转移俄国的军事目标以促成清俄之间的军事对峙。”

  伊藤博文点点头,道:“外相大人说得很有道理。俄国有了釜山海军基地已经打通了进入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只要帝国退出朝鲜,俄国是不会再瞄准rì本列岛的。反过来,俄国一直奉行的黄俄罗斯计划将导致俄国远东军事力量转向清帝国。”

  黑田清隆也说道:“我们选择退一步,腾出朝鲜半岛给俄国,这样清俄矛盾激增可以让帝国得到喘息时间。如果清俄爆发战争,我们帝国或许可以从中获利。”

  宫炽仁点点头,几人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本王研究过清帝国的永平秋cāo,其新建陆军之编练方式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加上先已经远远超出帝国财力和军力的承受范围。德法俄三国抱团集中在朝鲜,连英国也只能望洋兴叹。而俄帝国、清帝国和大rì本帝国之间又是基于朝鲜半岛而成为三足鼎立的矛盾中心。当初清帝国将朝鲜让给我们,使得rì俄之间因此而相互敌视,进而让清帝国获得喘息机会积极发展自己的军力。与其rì俄斗得你死我活让清帝国渔翁得利,不如rì本主动退出朝鲜,转移俄国的军事目标以促成清俄之间的军事对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