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近20000字超级大章)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么意思?”



    “划水的意思就是并没有拼尽全力,而只是象征性的使一点力气。他们混迹于许多人之中,所以即便是他们划水也很难被发现。但是这对那些拼尽全力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唔...”



    龙清泉想了想,这个词倒是精妙的很。



    “那小师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我发现现在书院里面有人划水,这可怎么办啊。”



    “呃,不应该吧...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利益共同体。这个时候划水有什么意思呢?”



    “唉,所以说啊,这次的情况是真的麻烦难搞。如果我们不能合理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怕是接下来就有些难了啊。”



    赵洵是能够理解三师兄龙清泉此刻的心情的。



    原本三师兄以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都生活在同一个终南山之中,那自然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真正遇到了困难和问题,那么书院当中的所有人,不应该有任何人主动的往后退缩,而应该是所有的人都向前冲。可是现在的情况明显不是如此。



    目前来看,肯定有人在划水,而且按照赵洵的判断三师兄龙清泉现在应该已经知道是谁在划水了。



    只是出于礼貌他并没有点出来而已。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



    赵洵的眉头也拧到了一起去。



    “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之前说过,我们书院的人就像是伐木累一样。既然是一家人,自然是要好好的在一起。现在有人做了错事,但是又不是那种原则性的事情。只是划划水...我觉得我们这个力度不好掌握啊。”



    赵洵的担忧也正是龙清泉的担忧。



    “就是说嘛。如果真的是一个人犯了大错,那肯定没说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是只是划水的话,我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三师兄龙清泉在书院之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仅仅次于山长、大师姐、二师姐等少数的几个人。



    可以说三师兄如果吼一嗓子那还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



    所以接下来就要看三师兄到底要怎么做。



    赵洵当然是可以给出一些建议的,而且赵洵相信三师兄也会很认真的去思考他的建议。



    不然大晚上的三师兄又何必做了夜宵拎着食盒赶来给赵洵送夜宵?



    投其所好这点其实已经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接下来嘛...



    接下来就要看赵洵怎么说了。



    但是问题是赵洵现在其实心里也没有一个准的谱。



    清官难断家务事。



    面对同门师兄,赵洵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咳咳,三师兄,你这件事是想要怎样的一个处理效果?知道了你想要怎样的效果,我们才能反推出来到底要怎么做的啊。”



    此时此刻,赵洵必须要拿出一些应有的态度来。



    “嗯...”



    龙清泉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得不说小师弟说的这句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只有弄清楚了到底想做什么,才能够进行反推。



    要是连具体想做什么都弄不清楚,那反推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我觉得还是要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然了,也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总而言之,要有一个平衡吧。”



    赵洵心道你这说了等于没说啊。



    又想要这个效果,又想要那个效果。赵洵听来听去,怎么感觉跟和稀泥没有啥区别啊。



    三师兄,这可不行啊。



    “咳咳,三师兄我觉得你最好还是要说的清楚一点,或者说要做的坚决一些。不然的话,很可能无法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呢啊。”



    “呃...”



    龙清泉一时间有些发懵。



    “小师弟你的意思是说我要紧着一个点来说对吧。”



    “是这个意思。”



    “那还是点到为止吧。”



    赵洵心道好家伙,果然三师兄还是绕不开这个点啊。



    老好人真的是石锤了。



    当然了,老好人不老好人的另说,至少三师兄目前的表现当得起这个书院临时话事人的标签。



    “行吧,那我心里有谱了。等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方桉再去找你。”



    “今日时间也不早了,三师兄你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



    ...



    西域,安西都护府。



    经过了几日的犹豫纠结之后,贾兴文最终还是同意了大都护刘霖的布置,同意护卫这支由西域各国商人组成的商队前往长安。



    当然,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的还是因为如此一来他可以有机会去见一见赵洵。



    这一点还是很关键的。



    要是不考虑这一点的话,贾兴文应该根本就不会考虑。



    因为长安毕竟是他的伤心之地。



    离开了这么久,但是他的伤痕仍然没有彻底的抚平。



    尤其是回到长安,贾兴文还很可能见到显隆帝那张丑恶的嘴脸,一时间更加让他觉得厌恶。



    所以只能说对赵洵的思念,对赵洵的想念让贾兴文更加侧重看重。



    所以他最终决定前往长安。



    今日他便要将这个决定告诉大都护刘霖。



    “禀报大都护,属下愿意前往长安。”



    “哈哈,好,好啊。”



    大都护刘霖听到贾兴文终于松口,一时间是欣喜不已。



    “本将军还真担心你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看来是本将军多虑了哈。兴文啊,你是本将军十分看好之人,也是本将军的心腹。这一次去长安,你切记不可冲动啊。”



    贾兴文知道刘霖说的是什么意思,苦笑一声道:“大都护放心,我现在不是一个人了,更代表了安西军,我不会乱来的。”



    “嗯,这就好。你结束朝贡之后可以找机会去终南山见见赵洵,不过切记要隐藏行踪不能让人给发现。不然若是传到了朝中传到了陛下的耳朵里,那可是不太妙的。”



    “嗯...”



    贾兴文点了点头道:“大都护说的,属下都记下了。属下也请大都护保重身体。只要大都护身体康健,则安西都护府无忧矣。”



    ...



    ...



    贾兴文辞别了大都护刘霖以后就带领着五千精兵护送着西域各国派出的胡商前往长安城。



    贾兴文之所以要带这么多的军队,主要是考虑到从安西到长安漫漫路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天灾,但是这个东西没法防范,也不是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暂且就不去论。



    除了天灾之外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马贼和土匪了。



    这些家伙专门在丝绸之路上打劫。



    遇到实力不强的商队直接谋财害命。



    遇到有较强实力护卫的商队则索要好处费过路费才允许通过。



    通常来说这个时候商队也不会较真。



    通常都是散财买个平安。



    这种时候较真就是跟自己过意不去,完全没有必要。



    一般来说有几千人的军队护卫马贼就绝对不敢贸然出手了。



    但是如果只有几百人的军队,马贼还是有可能会跃跃欲试的。



    贾兴文知道这次护送商队向长安朝贡意义重大,所以一点也不敢大意,从一开始就带领几千军队前往长安,这样也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贾将军,我们白天赶路晚上休息。这样几个月之后就可以抵达长安城了。”



    贾兴文听到这里之后直是哭笑不得。



    好像几个月是很快的样子?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要知道如果只是商队自己走的话可能要半年的时间才能从西域去到长安。



    正是因为有了军队同行,无形之中将速度拉了起来,才会把时间降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嗯,可以,就按照这个套路来吧。”



    贾兴文点了点头道:“这个速度也已经算是目前为止我们能够行进的最快速度了。过犹不及。即便是将士们能够更上,这些商人们肯定也是跟不上了。”



    “遵命!”



    亲兵立刻抱拳领命而去。



    对贾兴文来说,当下他确实已经是立了威望。



    自从他收拾了一批挑事的**之后,再没有人敢对他指手画脚。



    这让贾兴文更加认识到慈不掌兵的重要性。



    如果你在士兵的面前表现的稍稍有些软弱,他们就会觉得你是个软柿子,会蹬鼻子上脸。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无比强势的态度,把规矩给立起来那么其实一切也就都不一样了。



    很多时候人们难以表现情绪就是因为觉得不好意思。



    但是这点在军中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安西军中行不通。



    安西军的士兵几乎没有新兵蛋子,都是清一色的老兵。



    这些老兵南征北战,都是见过血杀过人的。



    他们本身只信奉所谓的强者,本身只信奉拳头硬的人。



    对于那种表现软弱的人,基本上没有士兵会选择尊重。



    但是如果统领他们的将领是个钢铁硬汉,那他们自然会唯其马首是瞻。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贾兴文就发现其实跟这些安西军的将士们相处也是一件无比简单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切,就要看磨合的情况了。



    至少从现在来看,安西军的士兵们对他已经是没有了抵触的情绪。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至于多久之后才能够彻底的像是一家人贾兴文也不知道。



    只能说他会尽力而为,也希望能够尽快的拉近跟安西军士兵们的距离。



    “这片沙漠来的时候就没少吃苦头,现在看来,又得再吃一路沙子了。”



    贾兴文苦着一张脸,长长叹气道。



    在沙漠之中行走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还是整支军队的前行。



    对安西军来说,这却是不得不走的一段路。



    早些年间的时候西域跟中原之间的这条丝绸之路上还有不少的绿洲。但是随着这些年降雨的减少,绿洲渐渐减少,土地沙漠化的情况逐渐变得严重了起来。



    一时间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唉,现在看来,沙漠化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厉害啊。”



    但是跟其他人一样,贾兴文也对这绿洲沙漠化的情况无计可施。



    老天爷要把这里变成沙漠,他们能怎么办?



    只能说尽可能的保证现有的城镇不被沙漠所吞噬,再尽可能的多种一些树木来固沙。



    也就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其实说老实话,一开始贾兴文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来安西。



    若不是当时他在不良人衙门实在混不下去了,他也不肯舍弃故土,远赴万里之外啊。



    但是正是他这一走,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如今的贾兴文可谓是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贵人--刘霖。



    有了刘霖的相助之后贾兴文可以毫无顾忌的放开手脚,大展宏图。



    有了刘霖的相助之后,贾兴文可以将他平生所有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有了刘霖的帮助之后,贾兴文真的觉得自己彷佛是获得了一次重生一样。



    他真的很满意,真的很幸福。



    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张成分,完完全全是真心实意的。



    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报答大都护的这份恩情啊。



    贾兴文来到了安西后,也确实做了几件令刘霖拍手叫好的事情。



    不过单纯从结果来看,其实并没有让贾兴文觉得很满意。



    因为在他看来,他所做的这些都是他职责范围之内应该做的,都是他的本分。



    他是想要做出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操作,能够何地扭转西域格局的事情。



    但是目前看来,还没有这个机会。



    所以贾兴文决定等。



    他相信终归是能够等到的。



    在沙漠之中行进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确定方向。



    如果不能确定方向,那么基本上就会不停的在沙漠里兜圈子。



    兜兜转转很长时间仍然走不出去的话,则多半会困死在沙漠中。



    即便是商队那补给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澹水,可谓是最稀缺的资源。



    在沙漠之中一旦水断了,那就意味着死亡。



    茫茫黄沙那么一埋,甚至都不用去找棺材。



    贾兴文的方法是用指南针。



    这是赵洵送给他的礼物。



    赵洵当时还在不良人衙门的时候经常会拿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出来。



    指南针便是他送给贾兴文诸多礼物当中的一个。



    可以说,当赵洵把指南针拿出来时,贾兴文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也是分外感动的。



    当时贾兴文就觉得这玩意不一般,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派上了巨大的用场。



    有了指南针之后甚至都不需要向导了。



    有了指南针之后,贾兴文完全就可以让军队跟着它走。



    向导甚至有犯迷湖的时候,但是指南针不会。



    在沙漠中行军还有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晒。



    毒日头悬挂在正上方,那种烈日炙烤的感觉会让人觉得十分的难受。



    毒日头烤着,人很快就会陷入到虚脱的状态。



    一旦开始脱水,不管当时是什么环境,就必须要及时的补水,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



    此刻的贾兴文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沙漠中的温度实在太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