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劝降之策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黄纵乃是这一次被赵桓带到了江南的官员之一,甚至赵桓都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他是新科进士之一,补从事郎,尚且还未有真正的官职和职权,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官场新人。

  相比较于那些老臣们的“妥当”和隐忍,黄纵作为新科进士,他可以说从上到下都透露出来了蓬勃的朝气。

  甚至于他都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封兵论准备上书朝廷,从而让朝廷看重,将他调入军中。

  相比较于其他文臣对于军中的唯恐避之不及,黄纵是个另类,他向往军中,甚至想要进入军中之后能够大展拳脚。

  他有这个心,也有这个本事。

  在岳飞和赵桓提出来要劝降众多洞庭湖义军将领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是唉声叹气,甚至已经在想办法怎么拒绝或者干脆逃亡糊弄事情。

  只有黄纵觉得这件事情简直就是妙计!

  莫要看那杨幺动辄就说自己乃是大楚的大圣天王,还弄出来了一个什么太子,还封赏了官职。

  但说到底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压根就是一个联盟,只不过杨幺太耀眼了所以让人们将这件事情掩盖过去了而已。

  不说其他,除了那军师黄诚之外,其麾下的主力大将杨钦乃是当年的洞庭湖水匪,杨广是跟随钟相的老人,算是降服钟相并不算是杨幺麾下。

  至于那慈利陈寓信、松滋李合戎、澧阳英宣这些人更不用多说,都是当地豪强。

  只不过他们有这份儿野心,却又没有这份儿能力,所以才聚集在一起,在钟相的身边,在杨幺的麾下报团取暖。

  若是之前钟相还在,这所谓的大楚上下一心,军士赴死,那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可如今杨幺肆意妄为,闹得身边人都开始出现意见了,这个时候这种情况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他们连家眷都在自己的身边,更是各自结营,各自驻守一方。

  这代表着若是他们真的有点什么想法,杨幺便是想要快速的解决,他都很是困难,而这就是岳飞敢于说出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劝降洞庭的原因。

  不是没人知道杨幺不降,甚至面对他们的朝廷和金人的朝廷乃至刘豫杜充的使者,他都直接刀子进去尸体下去。

  可这一次岳飞对准的不是杨幺这个死硬分子,这一次他面对的是杨幺麾下的诸多将校。

  黄纵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而岳飞和赵桓看着那逐渐离开,各自聚集的朝中命官脸上都露出来了各自的笑容。

  劝降杨幺麾下的众多将校自然是要劝降的,但是指望他们...那除了坏事之外别无选择。

  可赵桓为何敢于这般做而不担心他们给自己惹出来什么大麻烦。

  说到底是因为他不害怕这些人会给他坏事,他感受这些人会直接分成如下几个流派。

  其一,托病,抱恙,突然受伤,实在不行就中了降头,反正是死活不肯去,宁可被斥责,被嘲讽也要保住性命的。

  这种人可用么?

  可用!

  他们虽然胆小懦弱,可这群人却也是明   而岳飞和赵桓看着那逐渐离开,各自聚集的朝中命官脸上都露出来了各自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