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宋名将天团——定关中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虽然在赵桓的眼中这句话其实算不上多么的正确,但实打实的说,北宋末南宋初这段时间,的确是大宋最好的荣光。

  虽然从五代到北宋末这数百年的时间将整个中原彻底的搞得乌烟瘴气,烂成了一锅粥。

  但不得不说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啊,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当大宋烂到了不能再烂的地步之时,天道给这个天下开了一个口子。

  就如同当年盛唐遇到了一个把薛仁贵和武则天摁在地上锤的吐蕃名将论钦陵,而大宋也出现了完颜阿骨打与粘罕这种异族里面的另类。

  可此时,金人名将逐渐凋零,宋人老将逐渐落幕,但是天下却更加的精彩了。

  岳飞张俊韩世忠自不用多说,如今赵桓身边臂助肱骨。

  除此之外当年雄壮天下的大宋西军在被几近覆灭之后也终于迎来了自己新的生机。

  在刘仲武刘锜这父子档之后,李彦仙这种逆流而上的之外,吴家兄弟也终于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吴玠原籍德顺军陇干县,当年因为父亲下葬在了水洛城,为了让父亲入土为安,也为了能够给父亲守孝干脆就定居在了那里。

  吴玠绝对是算不上将门的,不过同样因为地处边疆,家世同样也不算差,吴玠从小就是性格沉毅、崇尚气节,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读书时能通晓大义。

  ....嗯,他家里人是这么给他吹牛逼的。

  当然,吴玠未满二十的时候吴玠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入伍从军。

  在赵佶还在位的时候,西夏就屡屡犯境,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能征惯战的将军,也给了许多人机会,诸如刘仲武,韩世忠,姚古。

  当然也有吴家兄弟之中的吴玠与吴璘。

  吴玠年长率先入伍,在西夏犯境之时率军鏖战,因其英勇晋升为进义副尉、权任队将。

  之后兄弟联手在边境上大放异彩,都是以勇武而威名一方的存在。

  然后资历混到手之后,他们并没有继续在边疆厮混到底,而是选择了跟随童贯镇压方腊的摩尼教叛乱。

  破方腊偏师,升起其主将一名,然后攻破河北群贼,累功至忠训郎、权任泾原第十正将,之后就在前几年的时候。

  西夏进攻怀德军,吴玠率百余骑兵追击,斩首一百四十六级,凭借这份儿功劳以功补授秉义郎、泾原路第二副将!

  然后他和历史上出现了偏差,在调回洛阳驻守长安的人选上,赵桓选择了和自己关系更好,也是自己更加信任的刘锜。

  而将吴玠调到了巴蜀之地,镇压民乱。

  从汉世祖光武帝开始,这巴蜀就流传了一句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后平。

  那地方太容易被人占据,也太容易据守了,加上战乱一起交子体系彻底崩塌,整个巴蜀虽然还不至于让人割地称王。

  但需要一个人镇守,同时也需要给中原等地源源不断的提供粮秣。

  吴家兄弟就成为了必然的人选。

  如今在长安一代出现危机的时候,吴家兄弟终于再次走出了巴蜀之地。

  这吐蕃当年作为能够硬抗大唐的存在,虽然被大唐最后打的和三孙子一样直接分崩离析了。

  可这么多年散而不聚,死而不僵的还是有着些许的实力的。

  这一次他们被金人说动直接配合西夏人前来攻击,可是他们忘记了。

  如今的吐蕃可不是当年的吐蕃了,鼎盛时期的吐蕃占据了陇西,河西大片土地,当年那雍凉之地几乎算是被吐蕃占据。

  加上他收拢了青海湖一片良田,收拢了无数的羌胡,占据了青藏高原之后直接打到了和西川交界。

  但这么多年他们早就没落下去,大宋开国不久,吐蕃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后裔唃厮啰在以邈川,青唐为中心的青海省湟水流域建立了新的国度,其主体就是吐蕃和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