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渐入佳境的赵氏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楷当夜写下来了一封奏疏让人送到江南,交给此时江南督战的皇帝赵桓,并且也说出来了自己对战事的见解。

  赵桓看完之后也是不由的叹息一声。

  他一直提防着苗傅和刘正彦两个人,是因为历史上他们两人因为诸多原因,最后发动了被称之为苗刘政变的反叛。

  其原因众说纷纭,也可以说是多重原因共同干扰。

  赵构为了争权夺利,宠信宦官,任用与他们有些许仇怨的大将王渊,还有看不起韩世忠等底层起家的军官将校等等。

  有不想继续征战下去,想要单纯议和的贪生怕死。

  还有想要独掌大权,充当一把权臣的心思。

  总之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就不是什么老老实实的好人,他们想要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两岁的皇太子赵旉这件事情也是洗不掉的。

  所以,赵桓虽然现在没有理由杀了他们。

  不过终归还是将他们摁住,颇有几分提防之意,而且他俩的能力在那里摆着,实在是有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意思。

  加上地位颇高,给他们挂起来,那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可赵桓自己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没有如同历史上一样的发动兵变让他难堪,但是却迎来了关中的反叛。

  长安以西的地方,因为这些年逐渐的开始荒漠化,所以长安已经不能作为都城了,洛阳收到了黄河水患其实也不再合适。

  不过相比较而言,洛阳要比开封以及江南的临安等地都要更加靠谱一些,为了表示自己恢复中原的决心获得更多的支持。

  赵桓还是决定冒险一搏。

  徐文这个人,赵桓没有什么印象,他只是依稀记得这么一件事情,这徐文似乎...在他的请功名册上出现过的。

  那是一份儿很长很长的名册,然后由各地主帅将军上报,进行核酸之后没有大问题之后,赵桓写个准字就可以了。

  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活儿。

  然后徐文将苗傅这个殿前都指挥使之孙,大宋将门之子给宰了。

  现在直接兵临函谷,似乎想要出兵洛阳。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但是赵楷的讲解却是不同。

  “苗傅虽死,然我大宋势力并未削弱几分,徐文虽勇,却非名帅之姿,西夏豪勇,却是强弩之末。

  吐蕃....那不是个玩意。

  这般局势虽然看似强大,却不过唬人罢了。

  若此等事情皆是阴谋,大可在等待些许,等到金人战事不利,或者兵临城下,作为打垮我等的最后一重手段出现。

  到了那个时候,比此等时候更加的合适几分。

  如今这局面于臣弟看来,更像是在假借关中之事,暗中行山东之谋。

  王渊此前曾任提举保甲兼权提点刑狱公事,得罪不少,又曾跟随刘延庆攻伐辽国,虽有战功,然脾气暴躁易怒,军中将校与其离心者颇多。

  加之刘延庆父子当年为在先帝面前巧言令色,诬告其不给兵马不让渡河,拖延时间。

  一怒之下,王渊斩杀麾下大将江北都巡检皇甫佐以自解虽然看似强大,却不过唬人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