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战壕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司马指挥着一批玩家在猎魂森林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布置陷阱的大业,如果有人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围绕着玩家营地附近两公里内的森林当中,每隔五米左右就布置着一处陷阱,真可谓是步步惊心,足以让很多魂兽吃一个大苦头。

  当然,在布置陷阱的过程当中,玩家们在打算撤退的时候会发现很尴尬的事情,每走一段路程都需要左顾右盼,看看周围的树干上有没有留下的骷髅头标记,有骷髅头标记的地方通常都有陷阱布置在那里,一旦不小心踩到,不仅会让自个受伤,还使得陷阱被破坏,想要重新安装陷阱的话,又是一件大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除了布置陷阱之外,另一批玩家在杨明的招募之下,开始准备挖战壕。

  在电视剧里,我们都很熟悉这样的镜头,双方趴在战壕里,拿着枪对射。

  这样的表述,会让人觉得挖战壕是一件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只要堆一堆沙袋,挖个坑,就可以当掩体射击了。

  其实,挖战壕是一个非常有讲究和技术含量的事情,毕竟在战场上,它是能救命的

  在一战时期,军队就发现,挖战壕不能直着挖,要挖成之字形,避免被一颗炮弹的弹片和冲击波横扫战壕。

  战壕底部要再挖一个沟,敌人手榴弹扔进战壕时把手榴弹踢进去,可以增加保命概率。

  到了二战时期,面对更强大的火力,军队的战壕两侧要挖防火沟,避免被汽油弹烧进战壕。最后要在侧壁掏一个防炮洞,敌军炮击时钻进去,可以有效降低冲击波威力和防御空炸引信,增加保命概率。

  玩家营地建有木制围墙,平日里用以遮挡魂兽觊觎的目光倒是可以,但想要借助木制围墙来抵挡兽潮,毫无疑问是痴人说梦话。

  所以在玩家营地外挖掘战壕,将战线推移到外面也就成了必然。

  幸好,在一个多月前,玩家营地周遭五百米内就被焚烧成一片平地,玩家们可以在这片区域里面先挖好战壕。

  觉醒了锄头武魂的玩家成为了香饽饽,每一个人都在杨明这里领取了工资,挥洒着汗水在黄土地上进行挖掘。

  杨明先是让玩家们挖好散兵坑,玩家们再将其转化为复杂的战壕系统。其深度足以让人安全站起来、使之不必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内,最好是在2.4米深、1.8米宽,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不确定兽潮的冲击什么时候会来,又将会持续多长的时间,如果确定未来兽潮将长时间地持续,并和玩家营地形成长久的对峙僵局。那他们就必须在战壕进行深加工。用沙袋和木板加固战壕,以防止坍塌。

  战壕中面向敌人的那一侧被称为“胸墙”,踏台是玩家射击时站驻的位置,进攻时可以踩着它作为阶梯翻越到无人区。往上还有箭矢架。

  背向敌人的一侧为“背墙”,里面有躲避大型魂兽践踏的“猫耳洞”,平时用木制挡板隔开。脚底下还有挡泥板,避免玩家的脚长期泡水。

  战壕是弯曲的,而非笔直。这是为了防止兽潮攻入战壕后将毫无防备的玩家一窝端。一个完整的战壕系统至少有三层结构。最靠近敌人的是前线壕、往后是支援壕、最后一条壕沟的后面是弓箭阵地。

  玩家们挖掘出来的泥土也没有浪费,这可以用来制作沙袋。

  当然,玩家营地没有袋子,也只能用折中的办法,将附近的竹林大规模地砍伐掉,将泥土和沙子装入空心的竹筒里面,再借用这些竹筒堆砌成排防护,充当沙袋使用。

  整个玩家营地陷入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所有人都在忙碌起来。

  玩家们原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斗罗大陆游戏的真实性,但轮到他们去挖战壕的时候才突然之间发现,这并非是一件容易干得活计,每次挖掘泥土的需要,虽然凭借着器武魂锄头的坚固耐用性,并不容易折损,但每一次都需要消耗不同程度的力气,反复几次来几遍,不是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玩家可以吃得消的体力活,很快就会被消磨掉最开始的热情。

  不过好在,玩家们的脑子就是灵活,很快就明白到为何他们挖掘的时候这么费劲,原因之一就在于地面的泥土太过坚硬,挖一次就得费好大的力气,根本就划不过来。

  这个时候,觉醒了蓝银草的玩家们突然之间发现,他们敌人的是前线壕、往后是支援壕、最后一条壕沟的后面是弓箭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