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拜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本郡太守将杨昭迎入到下榻之地后,于是日黄昏,彭城之地有名有姓的人,同时聚于本地最好的酒楼,为皇太子杨昭宴请。



这场酒宴一直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



等从宴席之地离开,回到驿舍时,已经将近人定时分。



而于宴席之中,没人敢给皇太子杨昭劝酒,遂回来时,杨昭整个人的精神依旧饱满。



他并没有直接入睡,而是将房玄龄叫来。



秋日之时,彭城罕见的迎来了寒潮,由此导致天气极具转凉,就是驿舍之内,舍吏还特意的弄有烧红的炭火。



相比于外面的寒意,舍内自是暖和不少



房玄龄来后,杨昭已经亲自倒了两杯茶水。



待之坐下,房玄龄才坐在下首。



手指轻轻的敲击了两个案几的边缘,杨昭沉思道:“玄龄,今日宴中,你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房玄龄将刚刚端起的茶水放下,看了眼杨昭,然后回道:“两个方面。一是彭城之地,无论是地方官吏,还是本地的乡绅之属,面对太子殿下时,多是敬重的。臣吏记得,上次太子殿下率部,从辽东之地下江南时,路过彭城,本地乡绅可没有来的这般齐全,更是如此表现。”



杨昭心道,当时京城中,于他的弹劾不断,便是传言居多,很多人甚至以为,当今皇帝杨广,会行先帝之举动,假以时日,以更换太子。



可现在,齐王杨暕被禁足,这辈子正常的途径是没办法获取皇位,赵王杨杲才一岁多,加上不是当今皇后所生,面对当前在江南之地,人人称赞的太子杨昭,又如何竞争的过?



天下间,多的是见风使舵之人。彭城之地的权贵,有如此反应,杨昭只是笑笑罢了,并不怎么在意。



注意到杨昭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房玄龄即知晓,太子殿下,而今是没有于这些乡绅开刀的想法,他的内心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天下世家和乡绅,乃是大隋能够统治之关键。江南之事,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加上有人特意作死,才给了皇太子杨昭全心变革的几乎。



但包括彭城在内的泛北方之地,世家大族的力量超乎想象,就是在这平常日子里,各家各户不说与本地官吏的联系,便是家门之中,都有私兵。



只要呼应之下,他们便会变成实际的叛军。之所以,包括彭城在内的许多地方大族没有起事。是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大隋皇帝杨广由明面上来看,或是还有些“暴政”,但在实际上,大隋依旧是为何地方大族与乡绅利益的集体。



只要能在大隋之下,继续生活,并维护好各士族于此的影响力,加上皇帝杨广手里掌握有大军带给来的威慑,谁又会没事跟着造反?



当然,也不乏一些想要铤而走险,最终谋取世代荣华富贵之人。



就比如杨玄感当下的起事,除了他自身截取了北征军的粮草,以做基础外。当地少部分乡绅的赠予和帮助,成了杨玄感至当下,能有如此大体魄的重要因素。



因而,这次北上平叛之路,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样,皆是有些担心,太子杨昭,再表演一次“胆大妄为”,直接叫本地的乡绅给逼反。



现在一块石头落下,但看房玄龄有些困乏的精神气,都恢复不少,待听之言道:“至于第二个方面,臣吏能感觉到,彭城之地,官吏也好,乡绅也把,对于平叛,似乎并不怎么积极。



从细微之处着数来看,这群人多是中庸者,不想参和此事,除过因为彭城本地的盗匪之患,影响并不深远外,范围有限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地方大族,在这几年的战争中,也有些难受。直接不想让各自,再因殿下的到来,而卷入进去。



相反的是,自然有例外。如郡丞张须陀,另有部分大族代表,他们对于接下来的平叛之事,似乎很有好奇。



臣吏猜测,除过张将军这般,一直为大隋考虑者,余者除过一些真心佩服殿下者,内里,自然不缺乏别有用心之人。



臣吏猜测,在未来几人内,殿下率部于彭城修整,想来这些人,皆会络绎不绝的登门拜访!”



房玄龄忠实的履行了作为谋主的职责,一口气说完以后,他这才有时间喝起皇太子杨昭倒得大妄为”,直接叫本地的乡绅给逼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