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位擂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第一百六十四章九位擂主</p><p>确定了第二处擂台的擂主,长生又开始详看第二处擂台比武的场次和结果,自一开始到现在,第二处擂台已经打了六场,前三场出战的都是朱雀山庄的司徒鸿烈,此人无疑是朱雀山庄的庄主,也就是司徒阳刚的父亲。</p><p>连胜三场便确定了擂主,随后此人便下场了,由朱雀山庄的杨焱出战,杨焱连胜两场之后下台,换上了白虎山庄的仇千里代替朱雀山庄守擂,仇千里上一场也赢了,此时正在打第二场。</p><p>看过文簿,长生暗道不妙,朱雀山庄的司徒鸿烈第一个上场,气势汹汹,来者不善,绝不是争夺擂主这么简单,很有可能是为司徒阳刚报仇来的,虽然此时只有白虎山庄代为守擂,却不排除还有玄武山庄和青龙山庄。</p><p>由于第二处擂台位于东北方向,长生便转头左望,果不其然,在东北方向的场外聚集了数十名江湖武人,单看衣着就知道这些人是包括朱雀山庄在内的四大山庄,因为他们的衣服颜色分别为红色,白色,黑色和青色,非常显眼,很好区分。</p><p>朝廷并没有给参加比武的众人准备座椅,却也没有禁止他们自带,故此场外观战和候战的众人有不少是坐着的,此时包括司徒鸿烈在内的四位庄主就坐在宽大的靠背大椅上。</p><p>长生从没见过司徒鸿烈,但那身赤红长袍足以表明此人身份,司徒鸿烈年逾花甲,身形高大,褐发黄须,不怒自威。</p><p>在长生看向此人的同时,司徒鸿烈也正在看他,虽然司徒鸿烈并无过激之举,但视线相接的瞬间长生便感受到了浓浓的杀机,他先前猜的没错,此人此番出战,有很大一部分是冲他来的。</p><p>司徒鸿烈是坐在第三位的,坐在上首的是个身穿青丝长袍的中年男子,实则此人的年纪应该与司徒鸿烈相仿,但此人驻颜有术,颇显年轻。</p><p>坐在第二位的是个白衣女子,此人的年纪应该在四十上下,并不是所有身穿白衣的女子都俊俏美貌,此人的面相就颇为凶煞,豹头环眼,虎背熊腰,双手环抱,仰靠木椅,冷视场中。</p><p>坐在司徒鸿烈下首的一人乃是个黑衣老妪,当有七十来岁,矮小瘦弱,此时正拄着一根拐杖垂眉假寐,闭目养神。</p><p>此人所用的拐杖并不是寻常拐杖,而是由多根黑色藤条缠绕而成,漆黑发亮,暗蕴寒光。</p><p>四大山庄人数虽然不多,但场外众人却对他们敬而远之,与他们至少拉开了两丈的距离。</p><p>打量过众人之后,长生收回了视线,包括朱雀山庄在内的四大山庄无疑是共同进退的,除了四大山庄的人,他们的阵营只有为数不多其他门派的人,这说明四大山庄自视甚高,不屑拉帮结派,召集帮手。</p><p>四大山庄的出现令长生心头很是沉重,狂妄之人必有其狂妄的理由,前期四大山庄可能不会与龙虎山遭遇,但打到后期,这些人势必是龙虎山的劲敌。</p><p>看过第二处擂台,长生又走向了西北角落,这处擂台的擂主是丐帮的龙颢天,同样是连胜三场确定了擂主之后下台休息,改换其他人上台守擂,此时在台上的乃是丐帮右护法欧阳传丰。</p><p>由于所占据的擂台位于西北方向,丐帮众人就聚集在广场西北,所有场外的这些阵营,属丐帮的阵营人数最多,倒不是丐帮来的人多,而是附庸他们的门派最多,很多小的门派为了避免被遣散的命运,纷纷投靠丐帮。</p><p>此时龙颢天正翘腿坐在一张雕花大椅上,一脸的倨傲。</p><p>左护法公孙承威也在场外,此时正在与几个其他门派的主事之人说话,看样子对方是想请求加入丐帮战团,公孙承威意兴阑珊,貌似并不动心。</p><p>由于长生此时穿的是官服,龙颢天等人便没有认出他来,长生也没有过多滞留,看过本场文簿便走向南面的第四处擂台。</p><p>这处擂台只有两个监考官,一问才知道原本是有三个人的,其中一人身体不适提前离场,所谓身体不适不过是好听点儿的说法,说白了就是被吓晕抬走了。</p><p>这处擂台的擂主是江南的盐帮,盐帮顾名思义就是贩运私盐的帮派,可别小看盐巴,人可以不吃肉,却不能不吃盐,如果按照帮众的多寡来计算,盐帮是仅次于丐帮的第二大帮派,但他们可比丐帮有钱多了。</p><p>盐帮的活动范围大部分在江南,丐帮的活动范围多在江北,但这并不表示双方没有交集,盐帮和丐帮是敌对关系,交恶的原因无非是抢夺地盘,争夺利益。</p><p>跟丐帮一样,盐帮也不是个很讲究的门派,坏事儿平日里也没少干,但到了危急关头,江南绿林门派还是选择依附投靠,与盐帮共进退。</p><p>实则很多投靠盐帮的门派也并不喜欢盐帮,但是没办法,朝廷只设了九处擂台,那些无力独占一席的小门派只能选边站,而处在同一地域的大门派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毕竟像四大山庄那种虽然分居东南西北却同气连枝的门派并不多。</p><p>看过第四处擂台的情况,长生走向了广场正中的那处擂台,冲三位起身见礼的监考官摆手过后拿起了桌上的文簿。</p><p>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龙虎山三个字,再看详情,张墨率先上场,三胜夺得擂主,随后下场龙颢天等人便没有认出他来,长生也没有过多滞留,看过本场文簿便走向南面的第四处擂台。</p><p>这处擂台只有两个监考官,一问才知道原本是有三个人的,其中一人身体不适提前离场,所谓身体不适不过是好听点儿的说法,说白了就是被吓晕抬走了。</p><p>这处擂台的擂主是江南的盐帮,盐帮顾名思义就是贩运私盐的帮派,可别小看盐巴,人可以不吃肉,却不能不吃盐,如果按照帮众的多寡来计算,盐帮是仅次于丐帮的第二大帮派,但他们可比丐帮有钱多了。</p><p>盐帮的活动范围大部分在江南,丐帮的活动范围多在江北,但这并不表示双方没有交集,盐帮和丐帮是敌对关系,交恶的原因无非是抢夺地盘,争夺利益。</p><p>跟丐帮一样,盐帮也不是个很讲究的门派,坏事儿平日里也没少干,但到了危急关头,江南绿林门派还是选择依附投靠,与盐帮共进退。</p><p>实则很多投靠盐帮的门派也并不喜欢盐帮,但是没办法,朝廷只设了九处擂台,那些无力独占一席的小门派只能选边站,而处在同一地域的大门派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毕竟像四大山庄那种虽然分居东南西北却同气连枝的门派并不多。</p><p>看过第四处擂台的情况,长生走向了广场正中的那处擂台,冲三位起身见礼的监考官摆手过后拿起了桌上的文簿。</p><p>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龙虎山三个字,再看详情,张墨率先上场,三胜夺得擂主,随后下场换上了其他人帮忙守擂。</p><p>此前他已经注意到龙虎山的阵营在广场正东,此番再度转头东望,恰好与张墨视线接触,张墨神情凝重,冲其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p><p>长生会意,微微点头。</p><p>由于迟到晚来,不了解各处擂台的情况,长生便没有立刻走向张墨,而是走向东侧擂台,继续看阅文簿。</p><p>正东方向的擂台被少林寺占据,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此时台上守擂的竟然是与他同榜的武举榜眼释玄通。</p><p>释玄通此时刚刚获胜,见长生来到,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惶恐,他之前并没有与长生交手,乃是不战认负,但这并不表示他惧怕长生,此番之所以心中惶恐是因为长生此时乃是御史大夫,他不确定身为朝廷命官还代师门出战会不会受到长生的指责。</p><p>见长生只是冲自己微微点头,并没有指责言语,释玄通如释重负,呼吸吐纳,继续守擂。</p><p>长生自然不会批评释玄通,因为如果形势对龙虎山不利,他也可能上台帮助守擂。</p><p>东南和正南方向的两处擂台的擂主分别为无双城和两仪山,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技艺的传承和血脉的延续很是相似,无双城的姚文仲乃是之前的武举探花,两仪山的崇婉清则是武举的一甲进士。</p><p>对于无双城长生少有了解,但他却知道两仪山乃玉清法庭,两仪山独占一处擂台,说明玉清宗并没有跟上清宗联手。</p><p>三清法脉一枝三分,三山上清,五岳太清,九州玉清,而今上清和玉清的道人各自为战,太清宗麾下的宫观门派也并不齐心,有人选择与两仪山的玉清同荣辱,而有人则选择与龙虎山的上清共进退。</p><p>最后一处擂台的擂主乃是大吉寺,最先上场之人名为宁谷仁波切。</p><p>眼见此人的名字如此奇怪,长生转头看向场外,待得发现场外站立的密宗僧人这才明白这个大吉寺乃是密宗寺院,近百人簇拥的那个老和尚他之前也见过,就是为古衍治伤当日自路上见到的那个骑大象的老僧。</p><p>看罢九处擂台的文簿,对场上的情况长生便有了大致的了解。</p><p>目前九处擂台的擂主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