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干就完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张潇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直是科研领域的难题,毕竟理论总是会超越实践而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也是很多企业都在努力的方向。

  在企业竞争中,率先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是企业发展壮大并且超越同类企业的不二法门,而张潇现在就希望宏源集团可以做到这点,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困难,但是这是宏源集团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在科研领域,速度就是一切,也是科技公司致胜的关键因素。

  而张潇很清楚,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互联网危机,给了国内半导体行业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技术封锁被暂时打破,更是有一大批半导体的人才将回到国内,而这件将是宏源集团的最大机会。

  张潇和倪院士讨论了下午会议的主要内容,将半导体作为了未来研发中心的主要方向,这也符合现在宏源集团的布局。

  下午的会议在大礼堂进行,当张潇带来侯淑艳来到大礼堂的时候,还是被大礼堂的情景给吓了一跳。

  研发中心六千五百多员工全部集中到大礼堂里,使得大礼堂显得十分拥挤,过道和走廊都坐满了人,不仅如此,连主席台前也被临时的座椅充斥的满满当当。

  “人这么多吗?”张潇眉头微皱,看向了侯淑艳。

  “老板,这是研发中心所有在京的员工了,其数量大大超过了我们的大礼堂额定人数,不过还好,大家都能坐着开会。”侯淑艳小心翼翼的说道,她害怕张潇生气。

  “那就这样吧,以后大礼堂还是要进一步扩建,实在不行,我们就在大厦的后面那片空地上建一个可以容纳万人以上的大礼堂。”张潇并没有太多的情绪,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

  侯淑艳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只要张潇不责怪,那她就满意了。

  张潇打开麦克风,轻弹了一下话筒后,大礼堂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注意力转到了主席台上。

  张潇笑着开口说道:“人还真是多啊,这说明我们集团的大礼堂还是不够大,这说明我们集团人才汇聚的速度超过了我们硬件的更新速度,这既是我们宏源集团的幸事,说明大家对宏源集团的未来都充满了憧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集团的研发中心共计花费了研发资金四十二亿,为我们的研发人员提供了现在集团能够提供的最先进的研发设备,也为所有的研发小组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今年我们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将会更多,所有值得研究的领域和项目,集团都会进行持之以恒的投入,这是我给大家的保证,也希望大家继续保持现在的研发热情。”

  张潇洋洋洒洒的说着过去研发中心的成绩,从基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更新到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封装,张潇都毫不吝啬自己对研发人员的赞美,这让整個大礼堂充满了炙热的气息,也让所有的研发人员更是察觉到了张潇的重视,这让他们异常兴奋。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们不仅要对过去的成绩做出总结,更是要对过去一年里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去年我们研发中心的产出只有六亿,与研发投入四十二亿的资金相差整整三十六亿,这让我很心痛,我知道这不是大家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太差,很多科研不得不从最基础的环节开始进行,这对于我们集团夯实基础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在未来的发展变得更加平稳。”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到,目前集团的研发中心是建立在集团所有子公司的支援上面,这注定是不能长久的,所以我们研发中心一定要做到自产自足,甚至扭亏为盈,而不是成为人们口中的无底洞,填不满的深渊。”

  “各位同仁,我们既然走在了科研的道路上,那我们就要勇往的成绩,从基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更新到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封装,张潇都毫不吝啬自己对研发人员的赞美,这让整個大礼堂充满了炙热的气息,也让所有的研发人员更是察觉到了张潇的重视,这让他们异常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