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各有谋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朝时代,再是鼎盛的势力亦要依附于皇权,若是太子、晋王皆不可成为韦家以后之凭恃,那京兆韦氏何以安身立命?



韦挺将手伸出,在案几上那封书信上拍了拍,看着韦圆成,双目湛然。



韦圆成却摇头“宗祧承继,乃是祖宗大统。晋王可上位,只需废黜太子,放逐魏王,便可名正言顺。可这位非是陛下骨血,连皇室嫡系都算不上,如何能够克继大统、君临天下?若是这位当真有了这份心思,要么顷刻间遭遇灭顶之灾,要么……江山板荡、神州风起,帝国支离破碎。”



韦挺道“乱中求胜、火中取黍,岂不正该如此?若是一成不变,岂有吾家之未来?”



韦圆成却依旧不赞同“世家门阀之存在,需要混乱之局面去谋求利益,却不应该将利益放在乱世之中。自北魏而起,至前隋一统,再到大唐立国,这期间看似世家门阀攫取了最大至利益,可你却要知道世家门阀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又有多少簪缨世家烟消云散?乱局方可牟利,乱世却能倾覆,断不可为。”



世家门阀需要混乱的局势,因为那样皇权对他们的倚仗对越来越大,但若是乱世来临,大家一起遭殃。



最高明的手段是朝局乱而天下不乱,若是天下破碎烽烟处处,生灵皆为蝼蚁,世家门阀也会损失惨重。



若能自乱世之中崛起,固然攫取最大之利益,可一旦有个闪失,那便是阖族倾覆、血嗣断绝之大祸……



韦挺不以为然,两人都看过信封内的内容,他说道“太子懦弱,晋王稚嫩,魏王志不在此,吴王鞭长莫及……放眼朝中,谁还能与那位相抗衡?”



韦圆成蹙眉道“可陛下还在,一旦陛下班师还朝,你以为凭借这位之能力便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逆而夺取?”



贞观一朝,朝中大臣无论立场如何,对于李二陛下都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与畏惧,那是虎牢关前“三千破十万”杀出来的盖世功勋,更是“玄武门之夜”以弱胜强、逆而夺取杀出来的开天辟地。



文治武功皆为千年罕见,这样的绝代雄主,谁敢心存觊觎?



只要李二陛下还有一口气在,便无人敢于提起“谋逆”这个心思。侯君集被逼无奈走上这条路,结果便是连个水花都未扑腾起来,便被死死的摁在尘埃之中,身死爵除。



侯君集一路跟随陛下征战,功勋无数,乃是开国之功臣,陛下大气恢弘不曾追究其阖族罪责,只诛首罪。



可若是再有人谋逆,谁敢奢望陛下还会顾念旧情、网开一面?必定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韦挺依旧坚持“又不是现在就要有所动作,陛下固然雄才伟略,但春秋已高,且从军中传出的消息,陛下全凭丹药维持精力,可见身体机能已然衰弱不堪……此番东征之后,还有几年好活?咱们不过是未雨绸缪而已。”



的确,只要李二陛下在,无人敢谋逆。



可李二陛下也是个人,且常年服食丹药导致衰老太快,一旦李二陛下驾崩……凭借太子之能力、威望,如何能够镇得住这朝野上下的骄兵悍将、各方豪雄?



一场争斗,势不可免。



韦家要做的便是早早站好队,未雨绸缪,等到那天到来的时候可以全力以赴,而不是左右观望、进退失据,以至于错失良机……



这回韦圆成不反驳了,沉思良久,方才喟然一叹“只可惜纪王非嫡出,齐王不成材,否则何至于此……”



他的女儿韦妃生下纪王李慎,韦挺的女儿嫁给齐王李佑为正妃,京兆韦氏算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只可惜纪王没有名分大义,齐王又是个不着调的,否则择一而全力支持,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何需如今要冒着天大的风险做出抉择,为他人做嫁衣?



见到韦圆成终于松口,韦挺也松了口气。



先是妻子被他亲手逼死,继而族中罪杰出之子弟惨遭横死,这使得韦挺心中充满恨意。而且他明白,无论太子亦或是晋王上位,对于京兆韦氏来说都非是最好之结果,遭受打压几乎是必然。



唯有另辟蹊径,方能振兴门楣,使得京兆韦氏一跃成为天下第一等的门阀。



风险与机遇并存,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这不仅是商贾之间的道理,更是官场上的真谛。



若是舍不得这门庭底蕴,如何能够换取光耀门楣?



既然韦家已无退路,与其坐以待毙,等着太子或晋王登基之后遭受打良机……



这回韦圆成不反驳了,沉思良久,方才喟然一叹“只可惜纪王非嫡出,齐王不成材,否则何至于此……”



他的女儿韦妃生下纪王李慎,韦挺的女儿嫁给齐王李佑为正妃,京兆韦氏算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只可惜纪王没有名分大义,齐王又是个不着调的,否则择一而全力支持,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何需如今要冒着天大的风险做出抉择,为他人做嫁衣?



见到韦圆成终于松口,韦挺也松了口气。



先是妻子被他亲手逼死,继而族中罪杰出之子弟惨遭横死,这使得韦挺心中充满恨意。而且他明白,无论太子亦或是晋王上位,对于京兆韦氏来说都非是最好之结果,遭受打压几乎是必然。



唯有另辟蹊径,方能振兴门楣,使得京兆韦氏一跃成为天下第一等的门阀。



风险与机遇并存,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这不仅是商贾之间的道理,更是官场上的真谛。



若是舍不得这门庭底蕴,如何能够换取光耀门楣?



既然韦家已无退路,与其坐以待毙,等着太子或晋王登基之后遭受打压,还不如铤而走险。



左右不过是奋力一搏而已,成则王侯,败则为寇,世间之事最为公平……



左屯卫军营。



柴哲威在家中“养病”数日,直至房俊率领半支右屯卫出镇河西,他才“痊愈”归营。



只不过紧接着便传来河西大捷的消息,柴哲威心中悔恨郁闷,差点再一次“一病不起”……



为了躲避出镇河西的差事,他连脸皮都不要了,唯恐面对数万吐谷浑铁骑大败亏输折了柴家威名。房俊出征之时,他还嘲讽那厮果真是个棒槌,看似“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很是伟大,实则蠢不可及。



结果没等他开心多久,人家房俊便斩首数万、俘获无数,将吐谷浑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一战便打出了下半辈子都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功勋!



这可不是当初兵出白道覆亡薛延陀,薛延陀再是强横,也不过地处漠北而已,虽然与大唐龌蹉不断,但不能威胁大唐之存亡。可吐谷浑截然不同,其数万精骑兵出大斗拔谷直接威胁河西诸郡之安危,进而威慑关中、兵锋直指长安,稍有不慎那可是有亡国之虞!



这一仗打完,房俊之声势一时无两,关中百姓额手相庆,房俊之威望无人能及。



他柴哲威则完全成为反面典型,受尽嘲讽唾弃……



……



营帐之中燃着火炉,窗外北风凛凛,帐内温暖如春。



案几上一壶清茶,柴哲威与心腹游文芝对坐,饮一口茶,叹一口气,神情落落寡欢,郁闷至极。



柴哲威真真是肠子悔青了。



屁的数万大军!



屁的精锐铁骑!



若是早知吐谷浑大军居然是这等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老子自己就上了啊,岂能轮得到房俊小儿捡便宜?



因错估形势,致使竖子成名……



游文芝执壶为柴哲威的杯中续满茶水,劝慰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事先谁能预料吐谷浑居然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