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愚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康熙收到的消息,台湾那边现在乱的很,几方内斗,收复台湾一事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姚启圣和康熙说话声音都不小,幼清就是不想听也听了。



收复台湾?



听到台湾,幼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带着特质的嗲嗲的嗓音,还有就是关于新闻报道中**的问题。



等姚启圣离开后,幼清便从里面出来了。



康熙看到她,自然的说了句“醒了?”



幼清点头,然后走进康熙。



“万岁爷在处理政务,嫔妾就不打扰您了。”



康熙道“不打扰,朕今个儿本没打算处理政务,你就留在这儿陪朕。”



今日姚启圣过来他没想到,从福建到京城,时间上本就不好把握,早一天晚一天都是有可能的,姚启圣可能是赶路了,所以来的比预想的早,来了京就直接过来了,康熙不能真把人拒之门外。



幼清这个时候才道“嫔妾醒来有段时间了,方才听到万岁爷和一位大人在谈话,这会不会坏了规矩?”



紫禁城乾清宫可还立着一块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呢!虽然这块牌子更多是顺治针对他娘,也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立下的,但是如今这块牌子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太皇太后,后宫嫔妃在前朝后宫区分上十分忌讳。



幼清也怕犯忌讳。



“是你就不算坏了规矩。”



其实对那块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康熙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是个比较自信的人,他活着的时候,后宫嫔妃看了折子又如何,难不成还能霍乱朝政不成。



这心里话康熙也没和别人说过,他只是反感后宫和前朝勾结,对于嫔妃偶尔说一些政务上的事,他并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那么忌讳。



当然,这有个前提,前提是说那个女人得他瞧得上眼。



幼清是他瞧得上眼的人,所以并不介意她听到这些。



想到幼清曾经说过关于秦始皇的一些观点,康熙突然有些想要再探一探她深浅的想法。



幼清笑着说“难不成别人听了就坏了规矩了?”



康熙同样笑着说“那是。”



“这么说来嫔妾还是独一份的呀。”



“不喜欢吗?”康熙反问了一句。



还真不怎么喜欢,不过面上欢欢喜喜的说道“喜欢,万岁爷待嫔妾可真好,嫔妾喜欢极了。”



随口而出就是违心之言,幼清自己都觉得自己要是能穿回去不做演员都浪费了,环境太能锻炼人了。



康熙道“方才进来说话的是姚启圣,他是福建总督,说的事你应该也听到了,三藩已平,朕有意收复台湾,如今台湾内乱不断,施琅有能耐才干,是个可用的将才,姚启圣更是谋略过人,有他们俩在收复台湾肯定能成。”



幼清一脑门的问号,怎么还特意给她说了一遍,她并不是特别想知道这些。



“万岁爷英明,台湾收复迟早的事情。”



康熙政治上的决定不能说都对,但是大体上没毛病。



康熙继续道“你倒是会说话,朕不担心台湾收复的问题,姚启圣和施琅都不是吃白饭的,肯定能行,朕是担心收复台湾后的问题。”



收复台湾后的问题?



收复后还有问题?



幼清仔细一想,收复后不就是治理吗?



这个时候康熙的声音继续响起“台湾这个地断,施琅有能耐才干,是个可用的将才,姚启圣更是谋略过人,有他们俩在收复台湾肯定能成。”



幼清一脑门的问号,怎么还特意给她说了一遍,她并不是特别想知道这些。



“万岁爷英明,台湾收复迟早的事情。”



康熙政治上的决定不能说都对,但是大体上没毛病。



康熙继续道“你倒是会说话,朕不担心台湾收复的问题,姚启圣和施琅都不是吃白饭的,肯定能行,朕是担心收复台湾后的问题。”



收复台湾后的问题?



收复后还有问题?



幼清仔细一想,收复后不就是治理吗?



这个时候康熙的声音继续响起“台湾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比较特别,分分合合,因独特的地理环境,管制上面很不容易,将其并入福建,福建那边不一定能够管制得过来,单独出来必然会滋生野心。”



合不好合,独出来做一府台湾也不够大,康熙也觉得有些愁人。



当然,这个愁人的问题还有段时间可以思考怎么解决。



听了康熙后半段话,她并没有意外,确实是个难治理的问题。



只是……



“万岁爷怎么跟嫔妾说这些,怕是有些不合规矩吧。”



“朕说合规矩就合规矩,你且说说,收复台湾后要是你你会选择怎么去治理。”



幼清一惊,康熙怎么会问她这种问题。



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现代台湾在地图上属于大陆的一部分,只是台湾遗留下的问题还是让那片土地问题颇多。



要是可以,幼清也希望台湾不再有那些问题。



她想说些什么,可又怕说的太多容易出事,她胆子小。



想来想去,最后幼清还是决定说,穿越一场,要是真能做点有意义的事也是好的。



过了好一会儿幼清才开口道“嫔妾倒是有些愚见,万岁爷就当听个响。”



“你且说说。”



幼清开口了“嫔妾看过台湾的地图上的位置,面积也算不上特别大,若是单独设置一省不太合适,倒是可以将其并入福建管辖范围内。



又因其周围环海,海上大多数以捕捞为生,渔民众多,嫔妾以为可以在福建建立造船机构,改进出海的渔船,阻止渔民远洋捕捞,海中有许多珍馐,也有许多珍宝,防止海盗猖獗,可派遣府兵随行保护渔民。



在福建沿海择一县城设一贸易所,用来规范渔民所得的交易价格,规范贸易带来的风险,渔民收获所得,一部分用来交税,剩下的用来生活。



渔民来源并不稳固,比种地的农民还要靠天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