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一九五筹谋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九五:筹谋(下)



温婉自从下了决心,往日里,除了坚持每天练字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解大齐经济状况。首先要了解的,自然是大齐的税收来源了。她刚开始看到越来越少的税收收入,还很奇怪。可花了大力气深入了解以后,就只剩下叹气的份上了。



税收收入的重头是农业税(这是温婉的说法,古代叫田税)。大部分的田地都被贵族、官僚、地主、富商霸占了。随着建朝时间越长,他们所占田地比例越来越大。可是朝廷有一规定,官身不用交农业税。这时间越长,税收收入自然也就越少了。



另外的重头,茶盐等几个单一的商品上,这是被国家所垄断的商品。因为是老百姓必须用的。可是收上的来税也越来越少。温婉不用去查,就知道定然是官商勾结,贪污了。



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商人,却是处于社会的最末等地位,税赋最重。那些个经商开铺子的,要不是她在中间捣乱一下,那些勋贵官员以前都不需要纳税。



一个国家,再这样下去,长此以往,必定是要出祸患。如今重税赋地段的江南,税收越来越少。



温婉这还只是刚刚接触,了解的只是皮毛,就给弄得头晕。还没去深入了解其他的。温婉还没看,就知道了解得越多,以后叹气的时间也越长。



不过,也在这时刻,温婉才了解到,当日里要是没皇帝外公暗中庇护她。可就不是烧她铺子这么快罢手了,小命绝对要玩完。



温婉靠在凳子上,寻死着法子,再脑子里千回百转。真想让国库充盈,只有一个法子,改革。可是改革,哪里会这么容易。要改革至少先解决了外患。现在内忧外患,首先求的是稳定。



温婉敲着桌子,不能从根上,那只有先从面上着手了。她只能先帮着皇帝充盈私库,改革的事等外患除了再说。不说灭了满清哒子,至少也得等边关彻底稳定再说。



充盈皇帝的私库,她现在手头上最值钱的产业,是拍卖下的三条大船。做海上贸易,利润丰厚。可是她手头上,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这怎么弄去。



至于茶盐这几块利润最为丰厚的,她是绝对不会沾的。不仅太过显眼,容易遭人嫉。更主要的是,这两块已经饱和,只能完善制度,尽量别让那些有贼心的人贪污。再多,她插手于她的计划无多大用处。她要的不仅是充盈私库,而是要努力把大齐的经济搞上去。她要的是长远的发展,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国库才会充盈了。咳,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改革。否则,光靠她赚的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温婉筹谋自己的,那三条海船,也该动了。可是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帮着去管理那三条船。可是她现在手头上没这方面的人才。



温婉终于发现,她现在手头上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



温婉按了按太阳穴,想得人头疼,准备放松放松。放下手头上的资料,站起来。让人拿了画板,到御花园去。



转了一圈,什么都没画,又回来了。夏瑶端来一碗绿豆汤,温婉喝完以后,全身清爽。看着碗上的六瓣莲花。当年她刚来到这个世上,用的是木碗,最好的也是一只缺了脚的瓷碗。现在,连随意用的一只碗,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她现在过的日子,真正的叫锦衣玉食。



富贵荣华她有了,却失去了最平和的心。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她也分不清。但她知道,要想更好地活下去,不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鱼肉,就必须改变。让自己变得强大。



夏瑶见着温婉看着莲花瓷小碗发呆:“郡主,你是否还想用着之前的掐丝珐琅银碗。我下回给你换回来。”



温婉摆了摆手,如今赵王已败,内里全部都是自己人。也不担心再在吃食上被做手脚:“姜家的姜林,还活着吗?”



夏瑶奇怪地看着温婉:“郡主,我也不大清楚。”这么一个虾兵小将,她哪里有那时间去关注。温婉不提,她都忘记了。



温婉放下手里的莲花瓷碗:“让人去查查,如果还活着。把他弄出来,先放到郡主府养着。”如果她没猜测错,姜林要没死应该还被关在监牢。以她现在的地位,要一个人出监牢,只是一句话的事。



夏瑶奇怪地看着温婉,好好的怎么想起姜林:“是,我这就吩咐下去。”



温婉当天就知道,姜林确实还关在监狱里。温婉知道姜林还活着,传了话给夏添,让他好好招呼。<。她现在过的日子,真正的叫锦衣玉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