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耀兵宣武展军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再百年,人口再翻一番,则一家便只剩二十五亩田。再过百年,一家仅有十亩地,其可过活?况乎再有百年滋养呢?



百姓口中无食,怕是再君正臣贤,亦挡不住天下大乱。卿可有妙策教本王则个,以好叫后辈小儿渡过此劫难?”



陆谦写信给宗泽,叫他拿到内阁上商讨,内中三千字,实则就问一句:人多地少当怎做?



这可不是一个“抑制土地兼并”就能解决的了的。



人口与土地的关系,王朝轮回的关系,许是过往时候宗泽还从没将这些考虑到一起。但陆谦的这封信中却阐述的尤为直白。那假设的可一直都是君正臣贤这种士大夫最最理想的时代。



他相信这对于现下的士大夫来说,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丢下笔,陆谦叫道:“乐和。”



“臣在。”



“速送于首辅。”他相信这个疑惑会给宗泽、闻焕章等人带来颠覆性的震撼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还是很有逼格的,虽然就根本言只是一个弱肉强食。但换个花样说就显得特别的有格调。这句话诞生于清末,在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以“信、达、雅”做翻译标准的严复所译。其内中之基调与宋儒思想,根脚上便有着本质的不同。



后世我兔给严复的盖棺定论,可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



可惜陆谦前世不学无术,对于严复,就仅仅知道这八个字。



泥沽寨中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扫地洒水铺黄土,因为陆谦派人向彼处传令:二十日时,当耀兵宣武!以展我军威。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三国时候曹丕的这一句话真正说到了陆谦的心底。



他带着数千亲卫精甲前来泥沽寨,那就是要在辽国面前一展威风实力,彰显大齐军兵、振奋百姓精神,威慑敌对力量。



可别以为契丹人向赵宋借道之事,他就丝毫不知。童贯身边早就成筛子了。



他这种人依仗皇权而成事,周遭多趋炎附势之小,现今赵宋皇权不盛,且童贯宠幸有衰,那些宵小之辈自就在私下中另投门路。



泥沽寨内的军民商户全都打起了精神,这种事情百年也不得一遇,何况这时机与因由又是那么独特。便是最蠢笨的商民也知晓,梁山军这番作为,乃是为打压辽人气焰,而辽人气焰若被压下,则于他们这些商户大有好处。



辽人蛮横。



两个现今虽互通有无,彼此开放了一地,却始终不见有商户渡河北上,原因便在于此。带着货物前往北地,被连骨头带肉一起吞掉的可能太大。



利益所动,故而泥沽寨商民之热情陡然高涨了十倍、百倍。这一刻,梁山军仿佛真的成为了他们衷心热爱的子弟兵了。



太阳初起,如洗的碧空几乎见不到几朵云彩。秋高气爽,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泥沽寨城南大门外,熙熙攘攘的商户百姓已经将两边围得结结实实,由城门往城内延去。直到城北贸易区。自然,内中还是以泥沽寨本处百姓居多。商贸区固然欣欣向荣代宗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