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异心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立本人颇有勇力,尤其精通箭术,可英雄无用武之地。徐州非是西北边州,可以勇力入军,拼杀边庭,混个出人头地。



徐州乃大宋腹地,这儿的人讲究好男不当兵。



如果世道一直这般‘太平’,有着一身不俗本事的赵立也就是老死乡里的命。顶多就是第二个陈广。



然而梁山泊崛起,给他带来了新生。



徐州与济州相隔不远,陆谦的名头、梁山泊的声望,听了就叫赵立心旷神怡。是以,当梁山军席卷徐州的时候,当地官府也有招募民勇,士绅也有组建团练者,赵立都是冷眼旁观。而当梁山军在徐州正式设立官府,开始招募丁勇组建守备军时,赵立却欣喜参加。



那乡邻周遭还多有人相劝,可赵立却心意更坚定。因为,彼时梁山军在徐州境内洗荡土豪劣绅,免征秋粮、废诸多苛捐杂税,那对百姓的好处是大大的。



赵立家本甚就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而至于说这些政策为什么百姓们都能知道,那就必须说明一下乡官制度。初来乍到的他们要想掌控整个乡里的脉络,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可是他们要想叫自己的声音传进每个人的耳朵中,这却是很容易。



尤其是冬季这个农闲季节,一天一个村坊,半个月不到,就能走遍整个乡里,就能把自己的声音传进每个人的耳中。



而且随着乡官的普及,村官也陆续出现,整个基层结构日渐完善。这也就是陆谦统治的根基。



如今这世道,哪个地方都少不了叫乡人头疼的青皮流氓,这些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杀他们嫌重,打他们不该,叫人提起来就头疼。可不能否认,也就是这些人最知道乡里人底细。抓到后一顿棍棒教育,他们能把小时候哪天尿床了都能交代出来。



那些持身端正的地主士绅,乃是乡官们急需要团结的对象。特别是那些没什么罪恶的小地主。但他们只能是朋友,而不可能是自己人。村官的最合适人选,就是如赵立这种人。



当然,事情没有绝对。不然,兔子国就不会有村霸了。宗族势力在那个时代都还有存在,如今这个年景,一定程度的遏制才是最正确的态度。彻底铲除只是理想化罢了。



当然,这也亏得梁山军血洗土豪劣绅,本身就存在着强大的威慑力。不然,乡官的处境绝对没现如今这般轻松。地方乡邻宗族对之他们的掣肘,将会远比现下强许多。



赵立参加了守备军,那立刻就分得了两亩田地。两亩地,很可怜的两亩地,但这已经叫周边亲邻羡慕了。特别是赵立成功的坐上都头时候,当月里赵立父亲过寿,本乡乡官亲自到场祝贺,便已经让周遭人知晓赵家今非昔比了。



更不要说这一遭,连兵马使这种大人物都登场,州县官员来了许多。赵家短短时日里就从乡间大户变成乡间‘豪门’了。



而此间说来,只是因为赵立拼杀卖力。当日攻破楚州城时,奋勇争先。



作为一个本来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粗汉,如今赵家的‘富贵’已经叫他心满意足。前文里说过,人对于‘幸福’的一大定议,就是看他内心里的愿望是否实现了。



赵立就觉的现下的自己浑身都幸福的冒泡。爹娘妻儿,还有兄弟一家,都吃喝不愁,在乡邻们面前,有脸面有地位。如此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而至于叫赵家变成这般样子的梁山军,赵立不氓,这些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杀他们嫌重,打他们不该,叫人提起来就头疼。可不能否认,也就是这些人最知道乡里人底细。抓到后一顿棍棒教育,他们能把小时候哪天尿床了都能交代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