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境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夜修行,李庆的神识又凝练了几分,他缓缓走身,走出帐篷,见大地已经变得亮堂起来。

  “作意,触,受,想,思。”

  只要动念,五遍就会运转,十二因缘也会随之流转,生生不息。

  “无念无想时,是什么感觉?”

  “是道吗?”

  隐约之间,他感觉自己对‘道’的理解不同了。

  人,观察世界,是以六识来观察世界。

  何为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识。

  普通人,只能用五识观察世界,第六识属于半封闭状态,因为普通人的精神力不能外放,不能用精神力感知世界。

  通过修行后,精神力凝练,可以外放,就能通过精神力感知世界。

  那么?人是怎么通过五识来感知世界的?

  感知,这需要一个过程。

  以现代心理学的理解,眼睛看到东西后,眼神经会把看到的东西传入脑海中,大脑做出反应后,脑海中才会成像,然后,分辨出自己看到的东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能不能吃,等等,一系列的情况。

  这就是作意,触,受,想,思的过程。

  作意,就是动念的意思,也是心动的意思。

  比如,当你看到一朵花,内心深处就会升起一丝波动,紧接着,心与境就会互动。

  心,就是本心;境,就是外境,外界的景象,外界的事物,外界的一切,都称之为‘境’。

  修行者,一定要了解‘境’,知道何为‘境’,如果不了解境,也就无法修行。

  一切修行,都与境界有关,每一次修为突破,就是突破境界。

  所以,如果连什么是‘境’都不了解,也就谈不上修行。

  了解‘识’与‘境’,才算真正修行。

  识与境相合,才能‘合道’,合道,才能归真。

  所以,修行者又称之为修真者,修行,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真理,追求真相的过程。

  有人会说,‘我们看到的一切,就是真的。’

  “是这样吗?”

  “你看到的东西,就是真的吗?”

  “你看到的东西,就是它原来的样子吗?”

  “你看到的东西,就是真相吗?”

  就说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所看到的鸡蛋形状也各不相同,从侧面看鸡蛋,可能是圆的,从下面看鸡蛋,有可能是椭圆形的,再换个角度,鸡蛋会变成一个不规则的圆。

  所以,眼睛看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的。

  又比如,在夜晚的时候看东西,有时候,看到一件衣服在飘,你会以为那是一个人,如果心生恐惧,又会以为那件衣服是鬼,甚至,有可能把自己吓死。

  试问?眼睛靠的住吗?眼睛看到的东西,就是真的吗?

  眼睛,受很多条件影响,比如,没有亮光,眼睛就看不见,比如,有雾的时候,眼睛就看不远,比如,在光线弱的地方,眼睛就会模糊,还有,如果有近视眼,青光眼,就更加看不清了。

  除了眼睛,其他四种识能,也具有欺骗性。

  试问?耳朵听到的声音,就是原来的声音吗?

  那么?鼻子闻到的气味呢?舌头品尝到的味道呢?身体的感受呢?

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