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鱼龙混杂(二合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裴旻将玉佩重新挂好,带着几分无语的摸了摸鼻子,也未多想。</p><p>鱼龙混杂,说的即是如此。</p><p>人越多,越有鸡鸣狗盗之辈,趁机作怪。</p><p>这是古来不变的道理,上元节全长安大部分百姓尽皆出动,彻夜狂欢,小偷小摸的地痞混混焉有不捞一笔的意图想法?</p><p>至于到底是不是因为家有母亲重病,这就不在裴旻的管制范围了。</p><p>就如他说的,母亲身患重病,并非借口理由。</p><p>若真有一个旦夕祸福,需要用钱,不谋求正当途径,人人都采取偷抢这种极端的手段,那天下还了得?</p><p>只是此次出行,不过几个时辰,两次跟武侯打交道,送了两拨人去了监狱,想想也觉得晦气。</p><p>这点点小插曲,并未影响到众人节庆的心思。</p><p>待龙灯过后,一行人去了曲江芙蓉园。</p><p>明明是冬季,气候严寒,但是进入芙蓉园,却如置身夏日一般。</p><p>一颗颗三四丈高的灯树,挂着成千上万不一样的花灯。</p><p>长安作为大唐的文化经济中心,从来不缺富商大贾。出资搭建灯树亦有打广告的效果,对于灯树的搭建,他们是乐此不疲,出手尤为阔绰。</p><p>灯树一眼望去看不到边,就好像一片由花灯组成的灯海。</p><p>那场面委实壮观……</p><p>王维感慨道:“近几年长安上元花灯,维次次不拉,每一年规模都更胜往昔,今年又比去年更胜。足见我大唐越发富强,直追太宗、高宗时期……”</p><p>“未来,只会越来越好!”裴旻看着眼前的盛况,也大为感慨,与记忆中当年他往洮州上任前的上元花灯相比,两厢差距,完全不能以道理来计。</p><p>最兴奋的当属小七、小八了,他们何曾见过如此景象,惊叹的呼喊连连。</p><p>彼此叽叽喳喳的交谈着。</p><p>他们的吵闹声,干扰了不少结伴而行的男女,但见是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也报以理解的微笑。</p><p>两个小家伙太讨人喜,有谁舍得向他们发脾气?</p><p>只是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困意上来,挡也挡不住。</p><p>在这本来就是他们休息的时候,撑着玩了三个多时辰,已经极不容易了。</p><p>小七最先熬不住,说着说着就没声了。</p><p>双手抱着裴旻的脑袋,将他的脑袋当做枕头,就这样以奇葩的姿势睡去了。</p><p>裴旻将她抱在怀里,弄醒了她还不乐意,发了一会儿的翘,又耐不住困意,在裴旻的怀中找了一个舒适的姿势睡觉。</p><p>小八少了人聊天斗嘴,也大感无趣,坚持了一会儿,看完了灯海,在暖乎乎的的氛围下也坚持不住了。</p><p>裴母心疼两个小家伙,说道:“这年纪大了,玩不动。要不,娘先带小七小八回去?”</p><p>裴旻想了想道:“这样吧,也别回去了。就在这芙蓉园里歇脚,免得两个小家伙突然醒来,又没玩够,吵闹着又要来玩。”</p><p>娇陈笑道:“妾身也有些乏了,陪着娘一起在这歇息吧!”</p><p>芙蓉园是皇家御园,唯有皇室贵胄才有资格游玩的地方。</p><p>每年的上元节,朝廷会破例开园,让百姓游玩,美名为与民同乐。</p><p>不过芙蓉园只开放一半,紫云楼以北依旧是禁止游玩的。</p><p>因为李隆基也会在这一天驾临紫云楼,与皇亲国戚一并眺望曲江花灯。</p><p>高高在上的身份,注定了李隆基不能体会到寻常人能够体会的乐趣。</p><p>这也是李持盈如此兴奋的原因所在,若非裴旻带着她上元夜游,她这辈子都难体会到寻常百姓的乐趣。</p><p>有些时候吃多了山珍海味,偶尔来几餐粗茶淡饭别有滋味。</p><p>李持盈就是如此。</p><p>以裴旻此刻在大唐的地位,除了上紫云楼需要请示,其他地方还是可以自由进出的。</p><p>王维、赵奕莹向裴旻告辞了,他们打算去曲江池上泛舟。</p><p>看花灯人多热闹,这江池泛舟,过二人世界,人多就大煞风景了。</p><p>裴旻自然通情达理的让他们去了。</p><p>到了芙蓉园,裴旻没有打扰在紫云楼欢聚的李隆基,在僻静的地方找了一处清静的楼舍,安排裴母、娇陈、小七、小八休息。</p><p>王氏也受不了人多的拥挤,打算在楼舍里休息。</p><p>裴旻留下了几个护卫看护,浩浩荡荡的一票人,转眼间少了一大半。</p><p>上了年岁的人都撤了,仅余下裴旻、李持盈、李白、王忠嗣、乌琪儿以及负责护卫的王小白等人。</p><p>几人中也就裴旻年岁最大,上了二十五的老腊肉,其他人都二十或是以下,算得上是真正的年少……</p><p>不过裴旻“人老”心不老,对于玩乐,还是有几分热衷的。</p><p>有小七小八在,他不敢去河边放灯,免得两个小家伙也吵着要放河灯。</p><p>就他们这个年岁,裴旻可不敢带他们冒险。</p><p>现在少了小七小八,一众人兴致高昂的来到了曲江之畔。</p><p>岸边遍布卖河灯的小摊贩,裴旻的。</p><p>王维、赵奕莹向裴旻告辞了,他们打算去曲江池上泛舟。</p><p>看花灯人多热闹,这江池泛舟,过二人世界,人多就大煞风景了。</p><p>裴旻自然通情达理的让他们去了。</p><p>到了芙蓉园,裴旻没有打扰在紫云楼欢聚的李隆基,在僻静的地方找了一处清静的楼舍,安排裴母、娇陈、小七、小八休息。</p><p>王氏也受不了人多的拥挤,打算在楼舍里休息。</p><p>裴旻留下了几个护卫看护,浩浩荡荡的一票人,转眼间少了一大半。</p><p>上了年岁的人都撤了,仅余下裴旻、李持盈、李白、王忠嗣、乌琪儿以及负责护卫的王小白等人。</p><p>几人中也就裴旻年岁最大,上了二十五的老腊肉,其他人都二十或是以下,算得上是真正的年少……</p><p>不过裴旻“人老”心不老,对于玩乐,还是有几分热衷的。</p><p>有小七小八在,他不敢去河边放灯,免得两个小家伙也吵着要放河灯。</p><p>就他们这个年岁,裴旻可不敢带他们冒险。</p><p>现在少了小七小八,一众人兴致高昂的来到了曲江之畔。</p><p>岸边遍布卖河灯的小摊贩,裴旻给自己、李持盈、李白、王忠嗣、乌琪儿还有王小白都买了一个,让他们许愿放着玩儿。</p><p>这一并来到河边。</p><p>乌琪儿突然惊喜道:“看,是流星!”</p><p>众人赶忙举首望向夜空,只见一枚巨大的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p><p>李持盈脸色一白,道:“扫把星!”</p><p>乌琪儿诧异道道:“在我们西方,如果在流星落下来时许愿,愿望就会成真。这么美好的东西,怎么叫扫把星!”</p><p>“真的?”李持盈也不管对不对,直接双手抱拳,笑颜盈盈的许了一个愿望。</p><p>李持盈偷偷的看了一旁的裴旻一眼,拉着乌琪儿道:“我们东方也有一种说法,将愿望寄托于河灯上,只要河灯不息,漂流到底,愿望就能达成。”</p><p>她们一瞬间因为这虚无缥缈的东西,成为了好友,手拉着手,一并去放河灯了。</p><p>裴旻看了看四周,对李白、王忠嗣、王小白轻声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有人跟踪我们?”</p><p>李白、王忠嗣、王小白面面相觑。</p><p>李白左右四顾,周边都是行人。</p><p>他们一伙人男的英武不凡,女的也极有姿容,往来路过的人群,报以好奇观望的眼神,比比皆是。</p><p>这茫茫人潮,如何看得出来?</p><p>“也许是我多心了!”裴旻笑道:“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我们在,还真不信有跳梁小丑敢来找事,多多注意便是。”</p><p>这人来人往,裴旻也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多心,还是真有不轨之人。</p><p>不过他们都不是弱手,乌琪儿也有一定的功底防身,真正需要保护的只有李持盈一人。</p><p>只要护好她,一切无忧。</p><p>“我们也放灯去!”</p><p>裴旻来到李持盈的身旁,不管许愿一事,是真是假,也小小的许了个愿,希望裴母、娇陈身体健康,小七小八茁壮成长,将河灯放入河中,任其顺着水流而下。</p><p>李持盈好奇的瞪大了眼睛,笑道:“许了什么愿?”</p><p>裴旻随口胡诌:“自然是希望大唐富强,国泰民安!你呢,又许了什么?”</p><p>李持盈大窘,摇头如拨浪鼓一般,只是红着脸不说。</p><p>裴旻也不去逼问。</p><p>他们一行人又在曲江玩了一圈,最后还找了一艘三层画舫,以作游湖之用。</p><p>裴旻直接将画舫驶进了芙蓉园,将裴母、娇陈、王氏、小七、小八接上了画舫,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参观曲江夜景。</p><p>曲江武侯铺!</p><p>武侯是唐朝的一大创新,长安的规模太大,人口太多,如前朝倚仗城防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