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雷降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莫斯雷马萨昏昏欲睡……</p><p>查士丁尼与韦比加窃窃私语……</p><p>隆朗赤心底默念佛经……</p><p>阿史那施为、承宗相互敌视着打着眼战,意图以眼神战胜对方,夺取大唐的支持……</p><p>昭武九国的九个国王脸上也倍感无聊…突然!</p><p>“轰……”</p><p>“轰……”</p><p>“轰……”</p><p>……</p><p>惊天动地的响声从天坛四周传来,震响四方,回荡天际……</p><p>大地为之颤抖。</p><p>莫斯雷马萨瞬间清醒,几乎原地跳起来……</p><p>查士丁尼、韦比加一脸苍白,惊恐的看着四面……</p><p>隆朗赤失声叫了一句:“阿弥陀婆耶……”</p><p>阿史那施为、承宗打了一个激灵,一脸的懵逼。</p><p>昭武九国的国王直愣愣的看着天坛上,天坛四周无故升起了烟雾,将天坛上祭天祈福的李隆基以及下方的他们笼罩在烟雾之中。</p><p>灰白色的烟雾与晨雾风雪汇聚一处,大有仙音渺渺之感。</p><p>雷鸣般的声响与雅乐的厚重汇聚在了一起,大音希声。</p><p>“这是真神安拉显灵了?”莫斯雷马萨莫名惊骇!</p><p>查士丁尼、韦比加绣着空气中淡淡的炭烧味道,想到了真主耶稣……</p><p>隆朗赤与昭武诸国甚至直接跪伏了下来,叩拜“佛陀”显圣。</p><p>比起中国华夏,西方的文化更加迷信。</p><p>拜占庭帝国信奉基督教,西域、吐蕃深受佛教影响,至于大食国更是将伊斯兰教崇拜到了极致。以至于一群穆斯林高呼“吉哈德”的口号,不要命的发动一次次的圣战。</p><p>这也是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所在。</p><p>华夏文化重于人,或是无为,或是忠君爱国、孝悌长幼,不论是道家、儒家、法家乃至诸子百家,深处是意义莫不过是导人向上,或者约束罪恶。而西方的文化则是利用各种宗教思想来迷惑他人心智,将宗教与皇权紧密联系一处。</p><p>他们的征服理念,与其说是国家争斗,不如说是宗教入侵。</p><p>阿拉伯帝国每征服一地,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强迫当地人信奉伊斯兰教。</p><p>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伊斯兰教教义的异教徒,穆斯林会毫不留情的用手中的屠刀残忍的将之处死。</p><p>十字军东征也是打着“圣战”的幌子,展开的宗教侵略。</p><p>而迷信的诞生,正是因为人类对未知事情的不理解造成了。</p><p>炮竹的齐鸣震响,如若天雷一般,硝石的烟尘,云雾环绕,直接让不知详情的众人,以为是天神显灵,降以天雷,以惩罚他们的不敬。</p><p>不论是狂傲的莫斯雷马萨还是一心将真主耶稣视为上帝的查士丁尼,在这一刻都不敢有半点怠慢,带着无上的敬畏之心,感受着祭天大典。生怕再有天雷降临,劈在他们头上。</p><p>除了天灾人祸,众人几乎没有见过天神真正盛怒之景,不免在心底嘀咕,想着莫非大唐真得天神庇佑?</p><p>繁杂的庆典仪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过去,没有意外的干涉,仪式进行的非常顺利。</p><p>李隆基在神策军的护卫下,返回了皇宫。</p><p;/p><p>而迷信的诞生,正是因为人类对未知事情的不理解造成了。</p><p>炮竹的齐鸣震响,如若天雷一般,硝石的烟尘,云雾环绕,直接让不知详情的众人,以为是天神显灵,降以天雷,以惩罚他们的不敬。</p><p>不论是狂傲的莫斯雷马萨还是一心将真主耶稣视为上帝的查士丁尼,在这一刻都不敢有半点怠慢,带着无上的敬畏之心,感受着祭天大典。生怕再有天雷降临,劈在他们头上。</p><p>除了天灾人祸,众人几乎没有见过天神真正盛怒之景,不免在心底嘀咕,想着莫非大唐真得天神庇佑?</p><p>繁杂的庆典仪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过去,没有意外的干涉,仪式进行的非常顺利。</p><p>李隆基在神策军的护卫下,返回了皇宫。</p><p>这一路气氛有些沉重,不只是各族使者,诸多文武大臣都以为是天神显灵了。</p><p>这天神动怒,他们凡人,哪敢笑的起来。</p><p>直到回到皇宫,众人见红妆素裹,一片喜庆的景象的皇宫,这气氛方才好转。</p><p>接下来是李隆基意气风发的在太极殿接受百官的恭贺,诸族使者也逐一献上各自国君的贺词。</p><p>不管是否诚心,礼数都做的十足。</p><p>即便是阿拉伯、吐蕃这类骨子里都将大唐视为仇敌对待的国家,亦热情洋溢的祝大唐国运昌隆,千秋万代。</p><p>朝拜之后,众人也知道重头戏即将来临。</p><p>申时一刻!</p><p>李隆基于承乾殿设宴款待文武百官。</p><p>流水宴席,一桌连着一桌,美酒佳肴摆满案几。</p><p>皇亲国戚,宰相大员以及各族使者皆分于左右安置。</p><p>裴旻身兼诸职,地位仅次于几位宰相。除去李隆基的几位同胞兄弟以及宰相,接下来就轮到裴旻了,席位极为靠前,在他的对面恰好是康国的国王康夙烈。</p><p>裴旻报以一个友善的微笑,这位康国国王未必没有自私之心,但毫无疑问,他是大唐在西域唯一一个可信的朋友。</p><p>康夙烈也友好的点头示意。</p><p>李隆基身为东道主,率先举起了酒杯,道:“九域涌新潮,四海雄鸡争唱晓三春辉紫气,八方彩凤共朝阳。愿辛酉鸡年,在做的诸公,金鸡传佳讯,玉犬报福音。朕敬诸位一盅……”</p><p>论及文采,李隆基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各种词句,信口而来。随着众人举杯痛饮,宴会正式开席。</p><p>早已彩排准备多时的歌舞剧也在高力士的安排下,走进了承乾殿。</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