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狡猾无耻的裴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河西九曲地的冬季来的特别早,凛冽的寒风呼啸,地上的野草干枯,广阔的草原大地一片苍茫!</p><p>大莫门城!</p><p>睡前喝一碗牛奶是悉末朗的习惯,将满满的一大碗牛奶喝下肚,打了个饱嗝,惬意的自语道:“睡前一碗奶,安睡到天明!”</p><p>他现在小日子过的极为舒心。</p><p>接任元帅职位至今,已四个月了,离裴旻的八月之约过了一半。</p><p>除了开始的袭扰,唐军一点动向也没有。原先他还担心兵力不足,厚颜去跟尚赞婆借兵。如今看来,大唐的裴旻也不过如此。</p><p>四个月“轻轻松松”的过了,还有四个月,他手中有百谷、宛秀、树墩、大莫门四城,哪有撑不下来的道理。</p><p>也就是一个奶水未干的毛孩子,是有点本事,但只要受了挫,计策给破解了,就原形毕露了。</p><p>这功劳,来的不要太容易!</p><p>想起吐蕃赞普以及真正的掌权者太赞蒙赤玛伦战前许诺给他的好处,心头不免一阵火热,似乎看到了吐蕃文武群臣嫉恨的眼神,这么轻松简单的任务,却能够换来如此大的回报,如同给馅饼砸中一样。</p><p>缩进了暖和的被窝,悉末朗睡得极为安心。</p><p>忽然!</p><p>“砰砰砰!”</p><p>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悉末朗梦中惊醒,蒙着眼睛惊道:“是不是唐军来了?”</p><p>“是城里起火了!有人恶意纵火!”屋外传来急促的声音。</p><p>悉末朗起床穿衣道:“什么地方起火,抓到人没有。”</p><p>屋外道:“正在排查,是存放甘草的仓库烧了起来。”</p><p>悉末朗瞬间脸色苍白,想通缘由,在这冬季的晚上,他竟是大汗淋漓。</p><p>“咚咚咚!”</p><p>急促震耳的聚将鼓在广恩镇上空回荡!</p><p>三军齐聚,万马集结!</p><p>裴旻一身亮丽的明光铠站在校场上看着这些年自己一手打造的班底,道:“都这个时间了,这个年没机会跟家人过了。不过有吐蕃小儿作陪,想必也不会寂寞。在长安的时候,吐蕃使者意图向我大唐求和。我们让他们将从我大唐这里窃取的河西九曲还给我们。他们将河西九曲地视为一块肥肉,说吃下肚的肉没有吐出来的道理。当时我说了一句话河西九曲地是我大唐的领土,就算你们吃下去,我们也会砍掉你们的脑袋,破开你们的肚子,将肉夺回来!”</p><p>“俗套的长篇大论也不说了,听得让人瞌睡。就一句话,兑现诺言的时候到了!出发!”</p><p>没有什么长篇大论!</p><p>一句简单的“兑现诺言”,说得将士们心中火热火热的,驱散了冬季的寒冷。</p><p>神策军全军出动,广恩军镇仅余少量的兵卒防守,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河西九曲地的上游。</p><p>此刻于河西九曲地的中段,另有三万兵马严阵以待。</p><p>兵马的统帅正聚在一处闲聊着。</p><p>正是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以及左骁骑将军论弓仁。</p><p>郭知运脸色有些苍白,在这冬日的寒风里,纵然身上裹着熊皮大衣依旧显得有些怯寒。</p><p>论弓仁则要好的多,只是几件大衣连皮袄都没有穿,在寒风里身躯挺拔如昔。</p><p>“节度使的身体还好吧!”论弓仁带着几分担忧的看着郭知运,现在还是初冬,并未到最冷的时候,郭知运已经如此了,再下去焉能熬得住?</p><p>郭知运淡然笑道:“无妨,某镇守陇右以来,最大的心愿是收复河西九曲,如今眼瞧着事成,焉有不参与的道理。再说了,大丈夫生于世间,马革裹尸才能无愧此生,一点小病,又能如何?”</p><p>马革裹尸!</p><p>论弓仁听到这四个字,眼中也露出一丝向往,对于华夏文化,论弓仁一点也不逊色寻常读书人,也明白在一个武将心底这四个字就是至高荣誉,想着他今年以年过半百,还有几年日子?若也能轰轰烈烈的战死也无愧此身。</p><p>郭知运道:“论将军对于裴国公,有什么看法?”</p><p>论弓仁顿了顿叹服道:“惊才绝艳,假以时日,未必会逊色卫霍,大唐有他,军事无忧。好比此次,谁想得到国公用意竟然如此!我只以为他将吐蕃逼迫自河曲上游是为了方便做出选择,是攻悉末朗取河西九曲地,还是攻尚赞婆夺石堡要塞。怎想他哪样都不是,而是利用天时地利,逼迫善守的悉末朗进攻,避其长,攻其短,一手死掐吐蕃军命脉,了不起啊!”</p><p>郭知运颔首道:“确实如此,不只是你,我也给他绕进去了。八月之约,他不急,我倒是为他着急。他却好,原来打了这么一手妙招。一点便宜也给吐蕃占,把握着战局的绝对主动。陇右后继有人……”</p><运淡然笑道:“无妨,某镇守陇右以来,最大的心愿是收复河西九曲,如今眼瞧着事成,焉有不参与的道理。再说了,大丈夫生于世间,马革裹尸才能无愧此生,一点小病,又能如何?”</p><p>马革裹尸!</p><p>论弓仁听到这四个字,眼中也露出一丝向往,对于华夏文化,论弓仁一点也不逊色寻常读书人,也明白在一个武将心底这四个字就是至高荣誉,想着他今年以年过半百,还有几年日子?若也能轰轰烈烈的战死也无愧此身。</p><p>郭知运道:“论将军对于裴国公,有什么看法?”</p><p>论弓仁顿了顿叹服道:“惊才绝艳,假以时日,未必会逊色卫霍,大唐有他,军事无忧。好比此次,谁想得到国公用意竟然如此!我只以为他将吐蕃逼迫自河曲上游是为了方便做出选择,是攻悉末朗取河西九曲地,还是攻尚赞婆夺石堡要塞。怎想他哪样都不是,而是利用天时地利,逼迫善守的悉末朗进攻,避其长,攻其短,一手死掐吐蕃军命脉,了不起啊!”</p><p>郭知运颔首道:“确实如此,不只是你,我也给他绕进去了。八月之约,他不急,我倒是为他着急。他却好,原来打了这么一手妙招。一点便宜也给吐蕃占,把握着战局的绝对主动。陇右后继有人……”</p><p>论弓仁讶异的看了郭知运一眼,识趣的没有多言。</p><p>郭知运身体不适在边疆并不是秘密,他一直培养着麾下第一大将王君毚作为他的继承人,如今看来此事要黄。</p><p>“来了!”郭知运突然眺望南方,一支雄赳赳气昂昂的兵卒出现在他们的视线。</p><p>郭知运、论弓仁一同眺望着,神色由最先的不经意渐渐变得肃然吃重,相互对望了一眼,皆看出彼此眼中的震撼。</p><p>神策军号为边境第一军,他们听了多是一笑而之。</p><p>裴旻厉害他们不否认,但是一支强军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战争磨练,神策军成军不过短短几年,怎么能与戍守边疆的雄兵相比?</p><p>如今他们见神策军原来的风貌,心中忍不住有着小小的惊讶:鲜明的衣甲,整齐的列队,还有那昂扬的斗志,无不显示着神策军的非同一般。</p><p>不过短短几年,神策军竟然成长于此!</p><p>两人带着惊叹,率众去迎。</p><p>来到近处,裴旻先行下马问好:“见过节度使,论将军。”</p><p>此次出征,以神策军、陇右军为主,凉州军为辅,郭知运在军职上高于裴旻,是以郭知运才是陇右道大总管三军统帅,裴旻是副总管仅次于郭知运。但李隆基在下达任命的时候,特别加了一句“三军之任,一以委旻”,也意味着裴旻虽不是统帅,却是三军总指挥。</p><p>不过郭知运、论弓仁都是长者,还是为大唐屡立战功的前辈。裴旻给了他们足够的尊敬。</p><p>郭知运、论弓仁也下马还礼,三人也不叙旧,直接领着兵马往北方行去。</p><p>裴旻也看出了郭知运脸色不佳,途中问了情况。</p><p>得到了郭知运的回答,裴旻心中敬服之余,却也不知如何劝慰。</p><p>落脚地他早已定好,是茫拉沟以北三十里外的阔地。</p><p>那边阔地一望无垠,最适合大规模作战,是裴旻理想中的战场。</p><p>针对吐蕃擅袭击的特性,裴旻将神策军、陇右军、凉州军分为三营。</p><p>以神策军为前部,陇右军、凉州军左右两翼,形成掎角之势,以应对吐蕃可能来的夜袭。</p><p>唐军又开始按兵不动了!</p><p>大莫门城!</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