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火炮后置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官军前锋由杨国柱带领,辰时才晃悠悠的从张家口堡出发,二十里左右的距离,对于轻装前行的人来说可能只要一个时辰就能走到,可是对于携带装备给养的军队来说那就要至少要两个时辰。

  公平来说,杨国柱在明末这种视武人为豕犬的时代,还算是个良将。

  午时前后二千前锋已经来到赵家寨西门二里之外,杨国柱制止了前行的队伍,手中举起千里镜向赵家寨打量,镜头里是全是倒影的形象。

  杨国柱打量着赵家寨前列队而立的队伍,发现对面的队伍并没有现在最普遍的刀盾兵,站在最前排的是居然是火铳兵,火铳兵扛在肩上的火铳让杨国柱感到一丝不安,因为对面的火铳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式样,凭着多年行伍的直觉,这种没有火绳的火铳威力绝对大于鸟铳。就是不知道有多远的射程。

  火铳兵后面的长枪兵到是没有引起杨国柱的注意,在步兵传统编制中,长枪兵的本质就是防御骑兵的,自己这二千人五百刀盾手,五百鸟铳兵,五百材官弩手,五百骑兵。五百骑兵是自己的立身之本,那是自己的家丁亲将,这五百骑兵还拖着十门千斤佛郎机,每门炮配着六个子铳,阵前只要先打放几轮火炮,相信对面的阵列就会混乱。到时马队一冲这场仗就结束了。

  炮兵后置很大程度上迷惑了杨国柱,使他误以为赵家寨是没有火炮的,就因为这点判断的失误,让他在接下来的战斗里吃了不小的亏。

  杨国柱在赵家寨二里之外立下阵营,火炮摆在前方,在后边的侯世禄和李养冲还未到来,他就率先发起了攻击,五门佛郎机率先打响,由于钢铁质量问题,明朝的火炮管壁都比较厚,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千斤重的火炮只能打二三斤重的弹丸,按照西方的划分也就是四磅炮。

  没有经过专业的炮兵训练的杨家家丁只能是大概地对准方向便点燃了火绳,四发弹丸向着希望营阵地飞去,其中的三发炮弹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只有一发炮弹落进了第一标的阵列,造成了几个人的伤亡。

  随后希望营炮兵的反击随之而来,炮兵队赵家寨西门外的地形都经过了认真的测量,甚至都画成了网格,对于每一个地块儿如何打到都是心中有数,这就是主场作战的优势。

  第一标一个排的五门炮,再加上炮队的十五门炮组成了一个二十门炮的炮群,十门一排交叉布置阵地,前排炮兵率先打响,八斤重的弹丸呼啸着飞向官军阵地,立在高处的观测员手举千里镜观测着炮击效果,十发炮弹基本上都打进了官军炮兵阵地有两发幸运弹还砸中了火炮,瞬间将其掀翻,连带着周边的操炮家丁也是人仰马翻。

  还没等家丁门反应过来,第二轮打击随之而来,这下子炮阵上没了人,活着的都跑了,剩下的都成了死人。

  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