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财政问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既然盐税的一半用于朕的开支,那么朕有没有权力监督盐税的收取,朕必须明确的知道朝廷每年到底收了多少盐税。不能朝廷说多少就是多少。”

  崇祯的话音落下,张三就鼓起掌来。

  崇祯对鼓掌的含义不明白,疑惑地问道:“张三先生这是为何?”

  “陛下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若是陛下早能明白,能够对税收进行监督,大明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尽管我一次次的给朝廷和陛下输血,还是不能挽救朝廷崩塌的速度。”

  崇祯脸上一红,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登基十多年来怎么就没有想到,从前的时候虽然朝廷没钱,自己花钱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后宫有没有钱用。

  崇尚节俭不过是因为时局艰难,自己想做中兴之主。未来自己一家的钱财有了定数,要想多花钱就要有更多的收入,而最大的收入就是盐税,盐税的多少直接就会影响自己一家的生活水平。

  崇祯把自己代入到个人的角度上,马上就想到了监督。那盐税的每一文钱都有自己的一半,自己不派人盯着怎么行,被任何人贪去都是在贪他朱由检的钱。

  若是当初能够对所有的税收都进行合理的监督,那么大明的钱粮也不会如现在这么紧张吧,那些贪官污吏在头上悬着利剑的时候,再想动歪心思的时候也要想一想项上的人头的能不能保得住。

  “张三先生,整个国家若是都派驻人员进行税务的监督,那要增加多少官员的开支,朝廷就算因此多收了一点赋税,又如何能够给新增的官员发薪俸的。”

  “陛下!这就是我说你根本就管理不了一个帝国的原因,要想弄明白这件事,首先要弄清楚一个县要养多少吃财政饭的人。陛下可知一个县吃朝廷俸禄的人有多少?”

  “官吏算在一起也就十几个人吧。”

  “陛下觉得这十几个人能够管理的好一个县的所有事物吗?”

  “这!朕不知。”崇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底层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些事就不是一个皇帝该操心的事。

  “那我告诉你远远不够,各县雇佣的白吏、皂吏远远高于吃朝廷饭的人数,陛下不会以为这些人都是圣人君子,免费为朝廷做事吧。”

  这怎么可能,不用想这些人都有捞偏门的门道。崇祯虽然缺乏基层的经验,不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对人性的还是明白的。

  “你是说这些人在利用官府这层皮,打着朝廷幌子肆意妄为。好处他们捞了,骂名朝廷背了。”

  “陛下猜得不错,这就是事实,不是官员少就能减轻百姓的负担,一个地方首先要权责明确,不能有事的时候找不到负责人,出事的时候又找不到承担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