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崇祯的内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夏六月下旬的京城已经是骄阳似火,正午时分烈日炎炎连蝉儿的叫声都变得有气无力。

  如此炎热的气,紫荆城乾清宫的主饶心情却如十月的寒冬,此刻崇祯皇帝的御书案上放着两份奏疏。一份是来自居庸关守将,内容是报捷,言称臣经过奋勇作战打退了希望营贼寇的进攻,目前贼寇已经退守居庸关北口,臣兵微将寡守城有余,出战无力。末了还在奏疏中称贼寇头目张三在退兵时向臣喊话:“希望营并无对抗朝廷之心,只因官府步步紧逼,与官府为敌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朝廷陛下愿意封赏彼之头目为宣大总督,此头目表示原为朝廷效力!”

  刚收到这封奏疏时崇祯皇帝对张三的要挟是嗤之以鼻的,一个妄自尊大的贼寇还妄想做朝廷的宣大总督,真当朝廷名器是儿戏,谁都能拿的吗?

  可是在今皇帝陛下又收到一份奏疏,这份奏疏来自大同,署名是大同副将王朴。这份奏疏里详细介绍了宣大总督大人带领的这队人马是如何被夜袭,导致全军覆没,总督大人殁于营中,还未上任的宣府巡抚生死不知。以及最后一笔带过自己英勇杀敌突出重围返回大同。大臣写奏疏的这些鬼伎俩,朱由检做皇帝大半年以来已经摸的差不多了,这种春秋笔法讳败为胜的伎俩崇祯一眼就能看出,但是看出来又能怎么样。他到希望这是真的,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必然是这位武臣感觉势头不对,趁乱溜了!

  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按理应该给予严惩。可是崇祯却没有任何手段去惩治对方,总不能把人骗到京城来惩治吧,那以后哪个武臣还敢进京。副作用太大了,只有脑子抽抽了才会使用这种下三滥的办法。

  王朴作为大同的地头蛇,一道圣旨在那里起不了任何作用,逼急了还会把人逼到反贼那边,眼下陕北流寇愈演愈烈,宣府有整体糜烂,曹氏叔侄只怕已经凶多吉少。

  崇祯有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命,这皇帝的位置是不是就不该自己来坐。为什么自己夙兴夜寐,勤政爱民朝局反而愈加的颓废。国家财政每况愈下,开支却屡屡增加,有些开支全靠着皇兄留给自己的内帑支撑着。

  宣府到底如何了,贼寇的头目张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再看张三让居庸关守将转达的话,崇祯有些心动了,如果宣府已经完全被张三占据,陕西北半边也被流寇肆虐。这两家一旦有了联络,东西对进山右之地必然糜烂。将其给了张三他还能替自己在山右挡住流寇。如果再辅以想要归顺必须剿灭流寇为条件,让其互斗朝廷必可收渔翁之利。

  可是这宣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了?崇祯现在非常后悔裁撤了锦衣卫的侦缉之权。侦缉一词是两个意思,侦是侦查,打探不法,缉是缉拿抓捕。如今把锦衣卫这两个最重要的权力裁撤,锦衣卫只剩下了仪仗宿卫等不重要的职责。

么自己夙兴夜寐,勤政爱民朝局反而愈加的颓废。国家财政每况愈下,开支却屡屡增加,有些开支全靠着皇兄留给自己的内帑支撑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