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毛纺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洗过后的羊毛分类放好,不同浓度的碱液的清洗效果不同,浓度太高,羊毛被碱性灼伤,容易变脆缺少柔韧性,浓度太低又起不到清洁漂白作用,一个合适的浓度就需要不停的试验,这没有捷径,因为张三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浓度,后世的清洗用了太多的化学制品,再过一百年张三也不一定生产出来。只能因陋就简,利用现有的原材料做到最大程度的洁净度和柔软度。

  清洗干净的羊毛被送进毛纺厂进行梳毛作业,这个过程和弹棉花差不多,就是通过类似弓弦之类的装置将羊毛的纤维打散,便于下一步纺纱,这些工序张三并不懂,只能在宏观上提一点建议。

  工厂的负责人都是范守富从南方雇佣回来的优秀工匠,已经拖家带口来到这里,安全上到是不用担心。

  在查看纺纱机工作时,张三发现现在的纺纱机都是单头的,也就是一台纺纱机只能纺出一根纱线,与后世几十支上百支的现代化纺纱机简直是差地别。

  张三叫来负责纺纱机的工匠,问他们为何不增加几个头同时工作,一次就能出几根线,哪怕就是同时出两根,那效率也是现在的一倍。

  工匠眼前一亮,增加一个头的难度不是很大,只是以前的惯性思维就认为纺纱机就是一个头,这层纸被张三捅破,工匠豁然开朗,看向张三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这先生真是无所不知,连纺纱都能的一针见血,工匠表示马上就进行改进,相信很快就能出样机了,一旦试验成功,纺纱的成本就会下降一半,这样低成本织出的布匹就是以低于现在布匹的成本价出售都有利润,这样一来一年得挣多少钱啊!

  对于被张三的先进理论轰炸的外焦里嫩的工匠,张三进一步指出,不要总想着用人工脚踏或者手摇,要尝试着使用其他的方式,崇礼县一年四季都有风,钢铁工业部门都已经利用风力风车提供鼓风动力,纺纱机械也应该尝试用风车做动力,这样是不是更加节省人力,我们的人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

  张三的话给工匠们打开了一扇从未开启的窗口,工匠们的固有思维阻碍了技术的进步,有些技术进步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主要是需要有一个启发式的思维,而张三现在就承担着技术思维的启发者的作用。

  纺织业非常重要,前工业革命时代,纺织业可以是战略产业,百年以后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使得英国的纺织业发生巨大的进步,大量低成本的布匹进入欧洲市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足够的初始启动资金,随着蒸汽机出现,人类更是有了稳定输出的动力,这使得英国的工业进步走在了世界前列,可以没有珍妮纺纱机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

  如今在这珍妮纺纱机还未诞生的时代,大明现加节省人力,我们的人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