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税制(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随着各种交易物资都集中于赵家寨,整个赵家寨变成了一个大仓库,每天都有粮食、布匹、食盐、硫磺、芒硝、锡箔、水银等等物资运来,也有铁质农具、纯碱和少量纸张运出去,交易的繁盛促进了赵家寨商业的发展,够灵醒的本地百姓,在寨子里开起了茶摊食铺,为来往的力工供应各种吃食,量大实惠深受欢迎。

  有了商业发展,张三和老赵商议如何收税,关于商税老赵和张三有不同的意见,在老赵看来就这么几个草台铺子能收几文钱的税,可能还不够养人的钱,等以后商业繁荣了再收也不迟,现在收税明显是赔本买卖。

  张三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从别人口袋里掏钱,别管多少人家也是不乐意的,等商业繁盛了,利益集团也建立了起来,再想收税更加困难,凡事要从源头抓起。

  开始收税可能习惯于不交税的商人不适应,他们宁愿去贿赂官员给青皮混混交保护费也不愿缴税,这是因为朝廷的信用没了,百姓视朝廷官员为仇寇,这样的朝廷没有倒台足以说明老百姓的忍耐力!

  现在开始收税是为了立规矩,开门做生意就要缴税,当然商人缴了税就要受到保护,所以要优先打击青皮混混和胥吏的敲诈勒索!

  这些互相监察的机构都要建立起来,趁着现在船小好调头,就要把这些架构设计好,不然最后商人负担了大量的税负,民府却收不到该得赋税!

  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钱的和花钱的部门分离,收税部门只管收税,花钱的事和你没关系,要想出成绩就要保证税收的增加!而花钱的部门要负责民生的一切拨款,做到每一笔钱都能花的明明白白。

  除了收钱和花钱的部门,还要有监督的部门,收税部门有没有中饱私囊,有没有为了政绩乱收费,花钱的部门有没有贪污公款,以权谋私!这都在监督部门的监督之下。

  老赵很不理解,他问张三:“你为了互相牵制,设计这么多官位这不和前宋一样遍地夯官了,如此一来收多少税还不够给官员发俸禄,哪还有余力减轻百姓负担?”

  “先生此言差矣!什么是夯官?只拿钱不干活的才是夯官,前宋为什么那么多夯官啊,起源就是封赏太滥,士大夫不但自己过得优渥,还能恩荫子孙,那是妥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完前宋再说我朝,我朝到是没有夯官,可你看看哪个县衙没有一大堆帮闲皂吏,这些人是不吃朝廷的俸禄,他们指望什么生活呢?不盘剥百姓他们吃什么,这些人的生活一定比辛苦种田的农人过的好多了,可是这些人积下的恶名还不是朝廷背了!一个新科进士下放的一县之父母,中式之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政务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