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安全与律令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经过了蒙古人的惊吓,张三无心在此逗留,淄重也所剩不多,于是便下令收拾回营,这几天时间一共熬制了两千多斤纯碱,他打算用这些纯碱出去探探路。

  带着纯碱回到营地,马上召集主要人物开会,首先张三向大家介绍了制碱情况,然后让周总旗汇报了关于铁矿的情况。最后说到蒙古人来袭之事,众人大呼侥幸。

  可是侥幸之事不可能天天都有,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危机又要怎么处理,所以需要加强武备,而加强武备就必须有铁,所以铁矿的建设排到优先的位置。

  建设铁矿炼铁需要大量人力,可是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力,所以又引出了招募人力,招募人力需要钱粮,目前希望营连自身的钱粮都不富裕,更何况招募人力的钱粮,那么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如何获得钱粮,打大户这样的方式干一次就够了,如果再去劫掠大户可能真的会引发大规模的报复,每个大户背后都站着至少一位官员,可不是平民百姓可比。

  既然这条路不能走,那么只剩下自己创造财富了,眼下最可能发财的就是纯碱,接下来就要看纯碱的销路如何了!

  就在大家商议怎么解决钱粮问题的时候,宋思明提出了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盐快不够了,原因是为了节约粮食,最近每天都在用肉食作为辅助,在增强大家体质的同时,盐的消耗也大了起来。

  一想到盐张三就恨的牙痒痒,这帮盐商好事不做坏事做绝,眼下大明最大的盐商就是晋商,提起晋商就能想到那八家,关外建州的崛起,他们起了关键作用,每次入关的掠夺想要变现就得通过商人,抢回去一堆金银不能吃不能喝,留着有什么用,只有变成粮食、铁器和布匹棉花等各种物资之后才能变成武器、防具、口粮等等!

  可是现在想买盐就得求这帮盐商,给他们盘剥的机会!

  绕了一圈回来最终还是钱粮问题,钱粮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难怪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呢?

  既然是钱粮问题最当紧只能是先讨论钱粮问题,最后决定张三出山去找销路和招募流民同时进行,周总旗负责煮碱,等流民一到马上开始大规模煮碱!

  然后是炼铁,这个问题交给张大锤,在流民到来以后开始大规模的采矿选矿,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还是离不开招募流民,钱粮和人力成了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

  张三又问了房屋建设和土地开垦的情况,总体上都做的不错,这一点上杨玉昌和李总旗做的不错,张三给予了口头上的表扬,然后是周月娥的冬衣制作已经完成大半,布匹已经所剩不多,好在还有打猎来的羊皮和鹿皮,尤其鹿皮在硝制之后质地柔软,穿着舒适,是不可多得的皮裘原料。

  张三说:“做好的衣服鞋帽,都统一交给仓库,由宋思明保管调配,原则上所有物资都需要付出劳动积分换取。”

  关于劳动积分现在运行的如何,有没有觉得见不到真金白银心理不踏实。现在这样的积分制度是暂时情况,人手一多还是要货币化的,这个问题等以后集中改变。

  最重要的是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何保证公平就要靠在坐的各位,你们能一碗水端平,你们下面的人就不敢随便的耍小聪明,诸位眼光要放长远些,莫要贪图一点蝇头小利而自毁前程。

  只有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积分的好处,他们才会拥护这个政策,不然就会象朝廷的宝钞一样变成废纸,我们也一样一旦我们得信誉破产,将彻底失去人心,我们也将回到过表扬,然后是周月娥的冬衣制作已经完成大半,布匹已经所剩不多,好在还有打猎来的羊皮和鹿皮,尤其鹿皮在硝制之后质地柔软,穿着舒适,是不可多得的皮裘原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