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中秋与纯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经过几天的调整磨合,各项工作都已经进入正轨,菜地里也种上了耐寒的崧菜(大白菜),流民村庄也安排完毕,老杨在几个村长被调教老实之后,按照不同姓原则,采用抽签的方式分配了村庄。

  一切都进入了正轨,看着房屋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天天的建了起来,天冷之前所有人应该都能搬进新家,公共用房都是砖石结构,主要是为了防火和安全,民房则是用土坯砌墙,这种房很适合干旱的北方,冬暖夏凉,三间大房一个小院在加上半亩菜园,就构成了一个标准的农家院子,房子中间开门,即做火房又做餐厅,两边厢房是大火炕,冬季做饭的时候烟气从炕道中沿着边墙烟囱排出,炕头火热,一条大炕兼顾了取暖和睡觉之用,真真是北方寒冷之地的过冬神器。

  转眼之间几天过后,已经到了秋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来临。在这个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里,张三下令全营上下全部放假,热热闹闹的搞了个聚餐会。

  今天的食物非常丰富,有山里猎取的黄羊鹿肉,也有采集来的山菌木耳和采集的野菜混在一起顿成大锅菜,自从有了肉食,粮食消耗就小了很多,主食是粟米饭和麦粉饼。

  大家吃的香甜可口,在难得的放松之下,整个营地都沉浸在欢乐中,唯一遗憾的是没有酒,要不然饮酒赏月,身边再有个妹子相陪,情深深意切切,那画面简直美的不敢看。

  可惜大妹子没有,拖油瓶倒跟着一个,小依依自从被张三抱回来就成了他的小尾巴,无论他去哪里都要跟上,不让跟着就委屈的低头哭泣,也不大闹就是用无辜的大眼睛流着眼泪看着他,让他在这种眼神里一次次妥协,这孩子长大后可怎么得了。

  张三和营地里的主要管理人员一起坐在一张桌子上边吃边聊,众人都在感慨以前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如果不是张三的带领这些人说不定就会死在某一个寒冷的夜晚,现在却能在这里放开吃喝,不再担心今天过后明天怎么办,借着吃饭的热闹劲儿都在表着忠心。

  吃饭闲聊的时候,张三看着端上来的干面饼,连着吃了这么多天,早已是难以下咽。但是他却不敢说,看着别人吃着干面饼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日子了,怕人说自己忘本,他悄悄地问周月娥:“周大婶,咱们怎么不蒸馒头,是太费事吗?”

  周月娥痛快地告诉张三没有纯碱,纯碱碱很贵,穷人根本吃不起,蒸馒头需要发面,发面因为发酵的原因很酸,不用纯碱中和酸度是没法吃得。张三反应过来,在三酸两碱的化学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今天,人们用的纯碱大都是天然形成的,产量稀少,即使是能够用草木灰之类的含碱性的物质中提取,不要说大部分人不会,就是会也成本高昂,让普通人难以企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