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782章 托孤?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陛下你倒是可以注意身体,短短小半年的功夫精气神就差了之前许多,还是得保养一下。”余乾继续顺嘴说了一句。

  “朕不是修士,不能像修士那样一直保持着强健的体魄,岁数现在也到了,老了正常。人嘛,都得服老。”

  李洵温和的回了一句,说完还轻轻咳嗽两声。

  “陛下没找御医瞧瞧身体嘛?”

  “瞧了,心病不好医。”

  余乾沉默下来,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总不能拍着胸脯跟人李洵说有什么问题跟我说,我帮你解决?

  这明显不可能的事情。他和李洵还没到那个地步,之前李洵的所为余乾并未完全原谅。

  再说了,能让堂堂大齐一国之主的天子忧心到这个地步的事情能是小事?

  这李洵怎么说也是千年王朝的掌舵人,底蕴摆在那,寻常的事情就算是修行界的事情也断不能让他忧心成这样。

  只能说事情很大,很夸张的那种,否则不至于这样。

  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他问了,这李洵估计也不会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位天子是一个老谜语人了。

  真到了想说了或者能说的时候他自然会说的。

  李洵也并未就这样对余乾多说什么,只是笑道,“今日就你我翁婿在这,可否容朕问你两个问题。”

  “陛下请问。”余乾颔首道。

  “你以为朕百年之后,谁当继承这大位?”李洵直接问道。

  余乾愣了一下,他根本想不到李洵会这么直接的问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又怎么可能突然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说实话,但凡换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大臣在这,李洵这话一出估计就得俯首磕头冒冷汗的那种。

  余乾也不想回答什么,只是说道,“陛下正当年,这种大事还得慢慢思考才是。再者,微臣回答这个问题总归是僭越。”

  李洵却继续道,“无妨,朕说了,就当是你我翁婿的闲聊。”

  余乾继续摇头,“微臣对皇子知之甚少,确实无法给出合理建议。”

  李洵轻轻一笑,并没有因为余乾的托辞而恼,只是继续说道,“你是文安的夫婿,用民间的话来说,代王便是你的大舅子。

  如果朕不立他为储君,你以为如何?”

  “立储一事陛下决定便行,微臣不会有异议。”

  李洵顿了一下,继续道,“世人都以为朕会立成化为储君,但是在朕的心里,代王并不比任何以为皇子来的差。

  这么多年,内秀于胸,温良恭俭,所行皆有大道章法。其实从私心来讲,朕对代王甚是满意。

  但是立储一事又绝非朕的一言堂,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刻,朕甚至来不及立储。届时,若你想支持代王当王君。

  朕希望你能有尺度,有分寸,大齐并非李氏之大齐。若因为区区储君问题便国本动乱,那边是朕的罪过。

  所以,朕希望若真有那时候,你能替大齐的千千万万百姓着想,协助稳定住大齐的局势。那么朕就无憾了。”

  余乾再次愣了一下,这话怎么越听越不对劲?所以自己算是李洵在这托孤的臣子?

  这也不对啊,再怎么托也不能托到自己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余乾一时之间有些不明白李洵的意思。

  只是觉得万分奇怪,但是他也做出深问下去的这种无意义的举动,只是颔首模糊的答应道,“陛下放心,微臣始终以国本为重。”

  李洵轻轻一笑,喝了口青梅酒,望着远处青白的天空。

  “山河壮丽,人间风流。”

  余乾亦是喝着酒,顺着李洵的视线望去,而后又落在李洵身上。

  他保持缄默,脑中思考。

  这位天子当真是越来越怪,怪到余乾看不懂。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每一次同对方的聊天都会让余乾恍惚间觉得这天子其实不那么差。

  真的是有在很好的为大齐着想,为大齐的百姓着想。

  再加上今天这番近乎于托古的话术,让余乾心里隐隐有种不安,不妙的预感。总感觉不仅仅关乎李洵个人。

  接下来,李洵也并未再同余乾说这个话题,只是闲聊起那些风花雪月之事,俨然一副逍遥君王的模样。

  就这样,余乾又陪着呆了数刻钟然后才告辞离去。他是一个人离开的,李念香还在韦贵妃那边,余乾也就不叫了。

  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再说便是。

  离开皇宫之后,余乾直接往大理寺方向赶去。

  回到大理寺之后,余乾直接就朝寺卿楼那边走去,他想看看褚峥他们到底知不知道李洵的事情。

  来到楼上之后,只见偌大的会议室里,长桌什么的都被挪到一边了。

  正中间竟然架起了一个大灶台,柯镇邦撸起袖子在那热火朝天的炒着菜。旁边的褚峥正在准备别的菜,细致且认真的在那切着。

  余乾愣了一下,有些不懂两老人家打算搞什么。这是大理寺的全新玩法嘛?余乾有些懵。

  他进来的动静自然是引起两位老人的注意,褚峥回头说着,“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老夫还以为你这年不回来过了。”

  “及立储。届时,若你想支持代王当王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