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362章 属于李念香的小骄傲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当现在这一切落在余乾身上的时候,李念香全然没有这个念头了,她巴不得这些“闺蜜”多说点。

  因为这时候她心里全是那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我是因为我夫君厉害,让别人羡慕,这种感觉跟之前的那个长公主身份带来的加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感觉。

  作为这样一个文武双全,优秀男人的妻子,然后得到许多许多的羡慕和赞扬,这种正向的荣誉所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是很多情绪都比不上的。

  另一边,余乾离开李念香的画舫后就朝对侧飞了过去。

  这个举办中秋文会的画舫足有四层高,可谓是独树一帜的那种,很是显眼。

  余乾倒也没有放肆的直接飞到顶层去,而是来到一层的甲板入口处老老实实的报名进去。

  他在邀请的名单上,候在入口的下人直接放行。

  船很大,构造也很奇特,楼梯在正中间,是旋梯的方式一路向上。

  这里前三层没有具体的楼层,每一层都是环状的长廊中间就空着一大片的圆形面积。只有第四层有地板。

  环状长廊上站的人不多,零散的人在那聊着天。其他人都在四层。刚才余乾飞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

  没有屋顶,四层除了围栏就是甲板,上头摆满了长桌和椅子,面积够大,乌泱泱的全是人。

  余乾也没在下面多待,直接沿着旋梯来到了四层。

  一上来,余乾就觉得自己被鼎沸的人声给淹没了,放眼望去,这偌大的甲板之上全是人。什么年龄段的都有。

  只有一个中间那里有块真空地带露出来,张斯同等太安的文坛领袖便在那里,专门的一张长桌。

  古时候的读书人除了极少数年少成名的天才,多数还是要靠年龄熬上去的,也是属于越老越吃香的那种。

  所以,张斯同他们那帮老帮菜就在这就显的格外显眼,其他人朝那边看过去的视线都是艳羡和尊敬。

  这帮人余乾虽然认识的不多,但是他看到了当朝大学士魏钦黎,有这尊大佛在这,就知道今天的文会档次着实牛。

  按照以往,这里的有文采的朝臣应该也挺多的才是,但是今天看过去,除了这位大学士来的倒是不多。

  估计都在摘星楼那边陪着天子宴各国使臣,赶上李太后寿诞将至,时间也确实不巧。

  余乾的上来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他身上的衣服。

  能来这里的读书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家况什么的也都不错,所以个个衣冠风流,或白色或青色的上好长衫,看着就像是读书人的样子。

  所以,余乾的这一身大理寺的飞鹰服在这就显的极为惹眼、极为突出。

  就像私塾里突然闯进一个悍匪。

  是的,大理寺的武夫在读书人的眼里跟悍匪是直接能划上等号的。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像余乾这种自己考进去的大理寺的执事学习能力半点不比这些读书人差,甚至远远胜之。

  因为这大理寺极少数对方开放的名额每一次都是无数个年轻人哄抢,都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学子。

  只不过学的东西跟一般的读书人不一样罢了。

  不学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的文学,而是学律法,国情,大理寺规章职责等等之类的纷杂东西,涉猎可谓是非常广。

  原身当时寒窗苦读多少年才成功考入大理寺,这其中的汗水要是放在正经学业上,不见得会差哪里去。

  但是很多穷苦人家不敢赌罢了,一清二白的家世也就只有在大理寺的这些外放名额里能看见仅有的公平。

  再加上一旦入了大理寺那就直接是阶层的跨越,远比读书这条路来的快捷高效。

  所以,多数贫苦家的孩子有很强学习能力的话,一般都会去读大理寺的,而不选择科举这条路。

  如今大齐这个国情,科举这种东西,只配有权有势的人玩。泥腿子出身的没几个。

  张廷渝能以白身读到当朝宰相,这是千万中无一的存在。

  当然,大理寺也有一些个特例,比如白行简,他在太安读书人的圈子里还是很响亮的,一手锦绣文章写的极好,不少都被人当做模板争相传颂。

  余乾甚至能想到,若是往前推十年,当时风流无双,一样也是文武双全的白行简肯定是风流人物。

  反正余乾是没少听人说,现在这白行简依旧是许多已婚妇人暗暗心思的对象。

  余乾其实也蛮好奇自己头儿的感情史,三十多岁的年纪了,还是单身一人,按理说,在古代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白行简始终保持单身。

  这个文会白行简也来了,正在栏杆那边和余乾不认识的人聊天。

  总之,余乾穿着这身衣服上来,直接吸引住小半数文人的视线,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不是这里有犯人。

  没把余乾当做圈中人看待。

  正在和好友闲聊的张斯同也看到了余乾,赶忙起身迎了上去,脸上的笑容甚是灿烂。

  “余小友,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张相盛情相邀,我怎敢不来。”余乾抱拳一笑。

  “来了就好,老夫的那些好友可是一直盼着小友能来,我引荐一下。”说着,张斯同就拉住余乾的手腕,急忙忙的朝中间走去。

  这下,周围的那些就大多数的读书人就不淡定了。

  张斯同在读书人心中的分量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标杆。

  作为国子监四大博士之首的张斯同的文学水平是公认的没人会质疑,一个身无半寸修为的读书人,却能读出通天浩然正气,寻常妖鬼半点进不得身,这样的读书人是所有学子的梦想。

  而现在,人人当做的偶像的张斯同此刻却像是牵着他自己偶像的状态,这如何让旁观的人不震惊!

  此人是谁?

  这是所有人第一个涌上的念头。

  要知道,张斯同从不趋炎附势,皇子他都不会给这么大的尊重的,现在一个大理寺的年轻人却能得到这般看重。

  不能否认,在场的读书人不李姐。

  很不李姐!!

  场面自然就窃窃私语的喧闹起来。

  “这人是谁?”

  “不认识。”

  “有认识的嘛?”

  但是很多穷苦人家不敢赌罢了,一清二白的家世也就只有在大理寺的这些外放名额里能看见仅有的公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