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货币改革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而,川崎弘告诉闻健民,让他撤回来时,闻健民却急了。

  “川崎老师,学生就算对我有所怀疑,也不敢肯定,我还有机会。”

  “我们只要监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可以了,就算他们反日,也有中国政府出面。”川崎弘摇了摇头。

  他对闻健民的能力,是不太欣赏的。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闻健民对日本的忠诚。

  路承周将自己掌握的情况,通过杨玉珊向陈世光汇报。

  同时,与闻健民的联系,他则单独向刘有军报告。

  有了杨玉珊这个联络员,普通情报,路承周无需再向刘有军汇报。

  陈世光收到路承周的汇报后,会将相关情况,让刘有军整理。

  但是,今天路承周突然收到刘有军的暗号,要求与他见个面。

  “国家将推行货币改革,你要想方设法收集日本各方的反应。”刘有军郑重其事的说。

  这个任务,不好通过陈世光转达,只能由他亲自来布置。

  “货币改革?”路承周诧异的说。

  “是的,现在国家货币很多,白银价格在国际上一路走高,国外进口的货物,价格非常便宜,对我国的工业、农业是一种沉重打击。如果再不改革,我国的经济体系将会崩溃。”刘有军一脸担忧的说。

  世界市场白银价格高涨,给银本位的中国带来沉重的打击。

  由于国际市场白银价格远高于国内银元价格,外国在华银行,纷纷在国内收购银元运往纽约和伦敦套利,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本来中国从1926年开始,白银一直是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货币供给充裕。

  从1932年开始,中国白银开始外流。

  1934年,受美国白银政策影响,中国货币流出高达2.27亿银元。

  光是1934年下半年,到1935年初,上海流通中银元共减少2.3亿元。

  除一小部分流入内地外,其余全部运往伦敦或美国。

  “国外的货物便宜比国内的还便宜,对老百姓得好事吧?”路承周对经济没什么研究,他的专长是特工。

  路承周觉得,只要是老百姓得实惠的事,就是好事。

  “现在进口的货物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国际上白银价格上涨,所以他们用货物换银元。有朝一日,我国都没有银元了,还拿什么买货物?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目前国内的工厂企业,倒闭了不少。”刘有军说。

  他其实也不是很懂,但身处的位置不同,比路承周接触到的资料更多。

  面对白银潮水般的外流,国民政府从1934年10月15日开始征收白银出口关税和平衡税,以减少白银出口。

  10月16日又设立外汇平市委员会,在必要时候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外汇市场价格水平。

  委员会根据市场形势,委托中央银行买卖外汇和金银,平市基金则来源于政府征收的白银平衡税和财政部。

  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白银外流问题,反受美国白银政策影响,中国货币流出高达2.27亿银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