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关于盐的问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p>“既然知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办盐场?”</p><p>弘治皇帝看了看刘晋,放下手中的笔和奏疏。</p><p>“陛下,草民之所以要办盐场,那是因为臣办盐场于国于民都有好处。”</p><p>刘晋想了想回道。</p><p>“于国于民都有好处?”</p><p>弘治皇帝轻轻一笑,接着说道:“说来听听有那些好处?”</p><p>“只要陛下允许草民办盐场,我每年向朝廷缴纳两百万两白银的税银,另外草民也可以保证,盐场每年给殿下的分红不会少于两百万两白银。”</p><p>刘晋想了想说道。</p><p>“两百万两白银?”</p><p>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吸口气。</p><p>朝廷这边纳银开中,一年收上来的税银也就百万两,这刘晋开办一个盐场,竟然就说要给朝廷这边缴纳两百万两白银,而且关键是还有利润,给朱厚照这边每年不少于两百万两白银的分红。</p><p>“你这盐准备卖多少钱一斤?”</p><p>想了想弘治皇帝又冷冷的问道,上缴如此多的税银,还有有钱赚,除了盐卖的贵之外,弘治皇帝实在是想不通刘晋还有什么办法能够维持住。</p><p>“陛下,我这盐不仅仅要比市场价格低至少三成,而且质量也绝对要比市场上其它的盐更好,这就是我所说的另外一个好处了,对黎民百姓也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人吃到更便宜、更好的盐。”</p><p>刘晋很是自信的回道。</p><p>“你把朕当三岁小儿吗?”</p><p>“既要赚的银子多,还要价格低,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p><p>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厉声的说道。</p><p>“草民不敢~”</p><p>刘晋连忙装着惶恐的说道。</p><p>“哼,你有什么不敢的,盐铁乃是朝廷专营的产业,你都敢染指,你还有什么是不敢的?”</p><p>弘治皇帝冷哼一声道。</p><p>“陛下,请恕草民斗胆,这朝廷一年能够征收多少盐税?”</p><p>“不知陛下可知道市场上的盐买多少钱一斤?又是否知道这盐出盐场的时候又是多少钱一斤?”</p><p>刘晋有点搞不清今天的弘治皇帝,感觉换了个人一般,少了往日的平易近人,多了帝王的王霸之气,让人有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p><p>以前的弘治皇帝是个老好人的话,现在的弘治皇帝却更像是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p><p>“朝廷每年能够征收百万两盐税吧。”</p><p>“这市场上的盐大概也就卖个三四十文一斤吧,至于这盐场出来的盐…”</p><p>弘治皇帝想了想说道,说到盐场出来的盐要多少钱一斤的事情,他一下子语塞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盐场出来的盐是多少钱一斤。</p><p>“陛下,这盐商从盐场上面拿盐,他的成本其实可以几乎是为零。”</p><p>刘晋想了想提弘治皇帝把话说完。</p><p>“成本为零?”</p><p>弘治皇帝和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这实在是骇人听闻了。</p><p>“陛下,从弘治五年开始改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发现,这收上来的盐税一年比一年少,而边军这边的军费开支却是一年比一年多了?”</p><p>刘晋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p><p>弘治皇帝一听,双眼有些茫然,他这个儒家教育出来的皇帝,一向讲究以仁德治国,对于财务数据这种东西,他也就是听一听周经念一念,根本就不会去细细看一看其中的各项数据变化,当然是不清楚这些事情。</p><p>“是又如何?”</p><p>弘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