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群英荟萃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洛阳朝廷决定任命楚天为琅琊国相的命令很快就从洛阳传到夏城。



楚天凭借自己的实力和糜竺贿赂十常侍,得到了琅琊国相的官职,与此到来的还有朝廷令他尽快讨伐青州黄巾军的诏书。



与楚天一同负责讨伐青州黄巾军的诸侯还有青州刺史焦和、北海相孔融的青州军,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曹操的兖州军,徐州刺史陶谦的徐州军。一共有三州的军队。



青州刺史焦和与孔融一样,缺乏率兵打仗的能力。青州的汉军本来不少,兵器也尚且锋利,结果被青州黄巾打得落荒而逃。



青州军指望不上了。



朝廷更加看重兖州军和徐州军。



“东郡太守曹操……”



楚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曹操这个三国前期第一号人物。陶谦、袁绍、吕布、袁术、乌桓、马超在曹操面前都如雪崩一样崩溃。



而现在的曹操在玩家的帮助下,比历史上更加强势。



唯一可以遏制曹操的只有袁绍、刘备,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个玩家领主。



“恭喜主公升迁琅琊国相!”



一众官吏前来庆祝。



楚天现在要考虑给部下封官之事。



以前地盘不大,往往可以一个人兼任数个职位,甚至没有明确划分职位,成为琅琊国相以后,便可以自行任命一批官吏。



琅琊国相下面有正式的职位,楚天也可设立一些虚职。



首先要确认长史一人。长史相当于郡丞,协助琅琊国相处理内政,是仅次于国相的二把手。



楚天在房玄龄、夏天凉、李悝三个人之中挑选了房玄龄担任长史。



长史的压力最大,要与其他的官吏打交道,因此,还是智力和政治双高的房玄龄担任长史为好。



房玄龄出任长史和功曹史,功曹史负责考核各个官员的功绩。



楚天曾经答应夏天凉要任命她为长史,作为补偿,楚天令她为开阳令、市曹史、主记室史。



对这个任命,夏天凉欣然接受。她也不想承担过大的压力。



实际上开阳令的权力就很大了,市曹史管理市场和市税,至于主记室史,主要是帮助楚天安排开会和进行记录……



楚天每次作重要决定前都要开会。



然后是李悝,楚天任命其为典农都尉、法曹史、户曹史,管理农业、律法、户口。



除了这三个人,楚天还设立贼曹史、仓曹史、五部督邮等职务,由特殊人才担任。



楚天麾下的史实文官不多,不可能每一个部门都由史实人物进行管理。



楚天只要将人事考核、钱粮、律法、户口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他一些班杂的行政部门就不用过多担心。



这是文官,还有武官。



“任命花木兰的骑都尉。”



楚天统计了一下花木兰的功劳。



杀徐州黄巾军渠帅张闿、杀黄巾军首领之一的张梁、射伤安市城城主杨万春、俘虏臧霸、破泰山贼昌豨三万人、夜袭凌城……



还有最早起家的功劳。



因此任命骑都尉并不为过,其他武将也没有意见。



然后是攻陷村镇最多的周亚夫,周亚夫还有攻陷广宗城、琅琊城、阻挡徐盛、参与击败吴三桂大军的功劳,楚天拜周亚夫为琅琊国中尉(相当于郡都尉)。



薛仁贵有讨伐山贼、率领重骑兵击败徐盛的功劳,拜陷阵都尉,负责护卫领主府。



李广参与第一次国战、阳都县会战、斩杀琅琊国相,拜别部司马。



徐盛投降,有从破吴三桂的功劳,又统领水师营,拜别部司马。



臧霸拜别部司马,孙观、孙康、尹礼、吴敦等人拜军假司马,担任臧霸、徐盛、李广、周亚夫等人的副将。



武官之中,以资历最长的花木兰、周亚夫官职最高,薛仁贵因为功劳还不够多,所以只是杂牌都尉。



李广、徐盛、臧霸为别部司马,可以拥有独立的部曲。



花木兰仍然统帅着楚天最信赖的骑兵,实际上权力很大。



楚天册封官职,让他的部下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行使职权。



臧霸本来的官职是骑都尉,他的官职被楚天安排给花木兰,臧霸也心服口服,因为臧霸曾经败在花木兰手下。



楚天可以令其为别部司马,已经是、率领重骑兵击败徐盛的功劳,拜陷阵都尉,负责护卫领主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