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谈谈通常怎么运营网络文学网站及网络文学发展问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落实到我个人和个人团队上,其实也不少了。策略是明确的,但重在坚持、稳定和强大的执行力。

  当时,我记得2004年及之前一直到1996年,起步的文学L坛和文学小说网,至少有两百多家。2004年之后到2008年初,客观讲,至少有十几万家文学L坛和文学小说网的出现。而且,这些,基本上全部都是个人的。

  但最终,只有不到30家个人小说、文学网站或文学L坛,成功转型,获得了成功。

  剩下的,全部失败了。不能说万中无一,但万中无几,确实是贴切的。

  还有一个现象是,2009年开始,就再也没有个人小说或文学网站了。而且,办起得多,也关得多,后来出现的,基本上都是公司开办的了。

  客观上来讲,我于2008年3月创办的半壁江中文网,是成功转型的规模最小,也是最晚的一个。而后续的明月阁小说网,只是锦上添花罢了。半壁江中文网之后,就再也没有个人文学网站被S购,或者成功转型的消息了。也确实没有,最后一次,应该就是2013年7月半壁江中文网被整体S购。

  跟我同期,大概在2008年前后做文学网站的那些人,绝大多数都关站了。8年,最后三年,太难坚持了,对个人来讲,花费太大。

  现在的新文学小说网,又涌现了不少,却都是公司创办了。据保守估计,具备整体区域知名度的,大概在40家左右,具备一定区域知名度的,在500-600家,网络文学网站(含文学L坛)总量在8000家左右。

  至于,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和走向在哪里,会不会出现像D商那样一家独大?中小的文学网站都会逐渐消失,还是百H齐开,越来越精准精细化?

  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不会,D商事实上,是有最大的一家,但没有一家独大。D商领域,有非常多的细化很强大的D商。比如:农产品、书画等等,太多了。

  说到网络文学的发展。我认为:

  第一、最核心的,是期待整体读者学识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富裕;如果没有这个提升,一是G买力不强,二是不尊重Z版。如果这两个问题最终解决了,那光数字阅读,至少直接增加好几倍,因为富且有闲了,学识也高了,阅读需求会大量上升;目前,客观来讲,有这种需求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人,不说看小说,看电视电影,参加娱乐,旅游,也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除了工作和养家之外,他们没闲时间和闲钱去。

  第二、改编权的S和参与;出版、有声、H外、影视、游戏,甚至周边,上游内容未来有且只能看网络文学。这些市场,除了有声、H外正在成长外,每一个都是万亿级以上的市场。

  网络文学90亿(写这篇文章的2017年),在这些市场面前,只是个零头。但如果未来广泛参与到这些方面,那增长的营业额,会非常大。

  我觉得,核心问题就在这里,其他的,都确实比较无关主要,不是必要条件,只能算充要条件之一,甚至现在好多人做虚拟概念,意义不大。

  问题的关键是发掘发展新读者;至于体验,那是有了G买,有了新读者以后,逐渐完美的过程。当然,我也不排斥,同步提升体验度。

  总之,一句话:网络文学的未来很美好,但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共同偏执行力。董江波网络文学评论专著《网络文学十六讲》,欢迎收藏阅读,以及投推荐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