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长孙皇后陨落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长孙皇后病危,最为悲痛的人,其实是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身上,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对长孙皇后,真的是至孝。



在长孙皇后病重的这几日,李承乾一直衣不解带地在身边伺候。



这一日,在长孙皇后清醒的时候,李承乾不由对长孙皇后说道:“母后用了很多药,但是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我们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儿臣会恳求父皇大赦天下,来为母后祈福。第二个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信奉佛道,祛除母后的灾难,让神仙保佑母后早日康复。”



在汤药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太子李承乾已经病急乱投医了。



不过古代,素来讲究这个,倒也算是正常的反应。



听到李承乾的话,长孙皇后却是让太子将她扶起来,靠坐在枕头上。



正色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这一辈子积德行善,也做过许多的善事,从来都没做过恶事。行善积德,是自己的业报,别人所做的善事,又怎么会加在母后的身上呢?”



“再者说,大赦天下事关国政,不可轻用,又怎么能用在我身上呢?佛也好,道也好,只是人们的一种信仰而已。你父皇,从来都没借助过这些东西,又怎们能因为我,而强迫你父皇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呢?”



“所以,这些事情,以后不要再提起了,更不要对你父皇说,太子,你明白了吗?”



太子李承乾泪流满面地说道:“母后,儿臣遵命。”



李承乾是孝子,既然答应了长孙皇后,他自己就不能再请求李世民做这些事情。



不过太子太想为母后做些事情了,恨不得以身相替。



于是,太子找到了房玄龄。



房玄龄被太子的孝心所感动,于是就将太子的请求,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唐皇李世民。



李世民和一干大臣们,听到之后,都被太子的孝心所感动。



于是,大臣们开始纷纷相劝,劝李世民大赦天下为皇后祈福。



而当长孙皇后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不由对李世民说道:



“皇上,不管是大赦天下还是劝人向佛向道,都只不过是自我安慰,其实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这么做,只会让百姓们认为,皇上为了臣妾什么规定都可以破坏,岂不是耽误了国家大事?”



“如果皇上真的那么做的话,臣妾只求速死!”



听到皇后的话,李世民只得含泪作罢。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在临终之前,长孙皇后更表现出了高风亮节和牺牲精神。



因为长孙皇后病重,李世民的心情也十分不好。



而房玄龄因为意见和李世民不和,便受到李世民的责备而罢官回家。



长孙皇后再次对李世民说道:“皇上,房玄龄对皇上忠心耿耿,办事细心而慎重,他和皇上谋划了许多事情,但是却从来都没泄露给别人,”



“像这种劳苦功劳,又能力出众的人才,皇上已经要继续重用啊!而臣妾攀龙附凤,荣华富贵已经达到了顶点。臣妾的娘家长孙家,无功无德,而让他们占据高位,恐怕群臣不服。”



“臣妾死后,只怕他们就危险了,臣妾恳请皇上,只给他们一些奉朝的散官就行了,请皇上千万恩准。”



病成了这个样子,长孙皇后还在劝诫自己,一心想着国事。



李世民不由的又敬又爱又痛,含泪答应下来。



长孙皇后的病情,日渐才沉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到后来,昏迷的时间,已经比她清醒的时间要长。



长孙皇后最后的一段时间,李世民也减少了早朝,尽可能多的陪伴在长孙皇后身边。



这一日,长孙皇后清醒了片刻,不由拉着李世民的手,艰难地说道:“皇上不要这么难过,臣妾死了之后,不要为臣妾的葬礼花很多钱。”



“用最简单的棺椁,陪葬物品,用一些木器和陶器就好。皇上知道的,臣妾本来就不喜欢金银器皿。如果皇上能够按照臣妾所说的去做,就是对臣妾最好的纪念。”



“希望皇上能够重用魏征、房玄龄那样的忠臣,采纳他们的谏言,广开言路。不要听信谗言,不用重用奸佞之徒,少征收徭役和兵役。让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这样,臣妾死也瞑目了!”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更是泪如雨下。



而说完这番话之后,长孙皇后不由再次陷入昏迷之中。



“太医,快传太医!”



……



益州,李愔叫来上官仪,仔细叮嘱了一番。



然后李愔带着李元芳、孙思邈还有五十个虎牙特战队的士兵,踏上火车,前往长安。



本来,作为在封地的皇子,不经皇上召唤,是不能擅自离开封地回京的。



不过这一次,是李世民主动召唤李愔回京的。



因为长孙皇后自从上次昏迷之后,一直都没有清醒过来。



太医们对此束手无策,李世民想简单的棺椁,陪葬物品,用一些木器和陶器就好。皇上知道的,臣妾本来就不喜欢金银器皿。如果皇上能够按照臣妾所说的去做,就是对臣妾最好的纪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