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全场俱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原来第三幅画像上面,还有第三首诗作。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帝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看到这一首,现场不少人都麻木到没什么感觉了。



好吧,不过有是一首同样高度的诗作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



实在是三首诗写的实在是太牛了,尤其是三首诗放到一起的时候。



现场的这些文人,都快要疯掉了。



这三首诗好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首是从空间角度写的,用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鲜花来比喻杨妃之美;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又借用汉宫的赵飞燕来反衬杨妃之美;第三首完美地将第一首和第二首糅杂在一起。



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和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



不少年长的文人,因为记忆力不佳,所以赶紧找到那些内侍,要来纸张,开始抄写这三首诗。



想必今天之后,这三首诗必定广为流传,名扬天下。



而杨妃之美,必定因为这三首诗而更加出名。



因为这三幅画,这三首诗,刚才李泰呈上去的画作和诗句,已经成为最大的笑话。



现在,有谁还记得李泰刚才的那副画呢?



这一幕,让长孙皇后还有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长孙无忌也是臭着一张脸。



好不容易,宴会时间开始,杨妃命人将画作收起来,众人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如果这画上画的不是杨妃的话,那么这些大臣必然还不肯罢休。



不过现在画作画的是杨妃,他们也不好要求多看了。



不过经此一闹,宴会也是草草结束。



如果放在以前的话,宴会上绝对会斗诗,或者对联,或者行酒令。



总之文人雅趣,总是少不了的。



但是今天呢?



在看过梁王殿下的画作,在看过那三首诗之后,有那个人还有这份兴致呢?



大家脑海中,还完全沉浸在对画作的震撼,还有对三首清平调的优美之中而无法自拔。



而今天作为绝对主角的长孙皇后,就这么完全被人给忽视了……



……



宴会结束之后,李愔和李恪再次来到含象殿内。



将下人撵出去之后,杨妃不由皱着眉头训斥道:“愔儿,你今天做的太鲁莽了,你这么对皇后,难道不怕皇后以后会针对你吗?”



李愔微微一笑问道:“母妃,难道我不这样对皇后,她就不会针对我了嘛?”



听到李愔的话,杨妃不由一愣。



都在皇宫之内,自然少不了宫斗。



都是千年的狐狸,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呢?



如果李愔一直平庸,甚至败家纨绔的话,也就罢了。



但是当李愔的能力出众,以至于能够进入到夺嫡序列的话,无论李愔如何恭敬,长孙皇后也不会放过他。



没错,在历史的记载上,长孙皇后端庄贤淑,对李世民屡有劝谏,是千古罕见的贤良皇后。



但是,不会真的有人就天真的认为,长孙皇后就是圣母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