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火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重压之下,嬴扶苏表现出一种极度的冷静。</p><p>指挥两吏骑士下马,卡住街道的首尾两端,隔绝任何人的进入。</p><p>被从民房中押出来的平民,虽然被扶苏免了砍头的命运,但并没有就地释放。</p><p>而是交给了冯府的下人和县兵,严加看管。</p><p>这些人,还需要经过仔细甄别。</p><p>而那些冯府的下人和县兵,想要进入街道中,查看情况。</p><p>但直接被穿着铁甲,满身是血的秦军骑士拦住。</p><p>看到滴着血的长剑和秦军骑士杀气腾腾的眼神,冯府的人知趣地没有闹事,焦急等待。</p><p>嬴扶苏指挥现场骑士,很快就完成了清场。</p><p>清场的目的,只有一个。</p><p>“围严实些,不得见风!”嬴扶苏说着。</p><p>十几名秦军骑士围成一个大圈,外围又挡上战马,蒙恬站在中间。</p><p>见圈子围成,扶苏便向蒙恬说道:“上将军,卸甲吧!”</p><p>蒙恬说,不能卸甲。</p><p>于是双胞胎探子的良,将蒙恬腹部铁甲小心翼翼地掀开一个小小的缝隙,检查伤势。</p><p>但随后,良便眉头紧锁。</p><p>“箭头深入,不可拔箭!”</p><p>情况比良口述的,其实还要严重些。良掀开铁甲,只看见了箭杆,整个箭头都全部埋进腹腔,不知深浅。</p><p>“箭头是否有毒?”这是冯职最关心的问题。</p><p>行刺这种事情,最怕的就是刺客在武器上淬毒。</p><p>良摇了摇头:“应该没有。”</p><p>嬴扶苏和冯职都松了口气。</p><p>“怎么办?”嬴扶苏问蒙恬。</p><p>“断箭!”</p><p>蒙恬淡然说道,就好像受伤的完全不是自己。</p><p>直到现在,蒙恬都神情自若。除了说话简洁了许多,几乎看不出任何异样。</p><p>一名秦军骑吏抽出长剑。</p><p>嬴扶苏却将自己的暗金色青铜短剑递给骑吏。</p><p>“铁剑坚硬,但没有铜剑锋利!用铜剑!”扶苏说道,青铜武器发展了上千年,已经是工艺巅峰。而制式的铁器不过是这百年才开始发展的玩意儿,并不如铜剑成熟。</p><p>骑吏看了看蒙恬,蒙恬颔首。</p><p>一剑劈下,箭杆应声断开。</p><p>暗金色短剑果然是锋利无比!</p><p>几名骑士从民居内找到两辆手推木车,准备让冯职和蒙恬乘坐。</p><p>冯职被抬上了车。</p><p>秦军骑士似乎是知道冯职和蒙恬之间,并不愉快。动手很是粗暴,疼得冯职直哼哼。</p><p>嬴扶苏提出让冯职回冯府治伤,看冯职的样子,疼得脸色煞白,伤得着实不轻。</p><p>但冯职执意要亲往粮仓。</p><p>这郡治粮仓,是上郡的管辖范围。</p><p>出了这样的事情,自己这个郡守,责无旁贷。</p><p>而蒙恬则拒绝乘车。</p><p>“这个时候,不能让人看见臣乘车!”</p><p>“上将军骑马能行吗?”嬴扶苏心里没底。</p><p>蒙恬却点了点头:“不激烈奔驰,应该无碍。些许小伤罢了。”</p><p>蒙恬征战沙场数十年,又是武将世家。从小受过的伤多如牛毛,这样的伤势,自己可以判断。</p><p>俭牵来了黑色战马,跪趴在地上,让蒙恬踩着自己后背,上了马。</p><p>骑在马上的蒙恬,神色如常,几乎看不出受了伤。</p><p>扶苏找到一块黑布,扯成半尺宽的长布条交给蒙恬。</p><p>“缠上,小心破伤风。”</p><p>蒙恬不知道破伤风是什么,但知道嬴扶苏不会害自己。</p><p>将黑布缠在腰腹的伤口处。</p><p>刚刚经过激战剩下的几名骑士,被留在了原地。</p><p>扶苏又留下一吏骑士,照顾伤员和处理刺客的尸体。</p><p>百骑率重lt;/p><p>蒙恬却点了点头:“不激烈奔驰,应该无碍。些许小伤罢了。”</p><p>蒙恬征战沙场数十年,又是武将世家。从小受过的伤多如牛毛,这样的伤势,自己可以判断。</p><p>俭牵来了黑色战马,跪趴在地上,让蒙恬踩着自己后背,上了马。</p><p>骑在马上的蒙恬,神色如常,几乎看不出受了伤。</p><p>扶苏找到一块黑布,扯成半尺宽的长布条交给蒙恬。</p><p>“缠上,小心破伤风。”</p><p>蒙恬不知道破伤风是什么,但知道嬴扶苏不会害自己。</p><p>将黑布缠在腰腹的伤口处。</p><p>刚刚经过激战剩下的几名骑士,被留在了原地。</p><p>扶苏又留下一吏骑士,照顾伤员和处理刺客的尸体。</p><p>百骑率重伤昏迷,嬴扶苏只好临时提了一名骑吏,暂时代理骑率职责。</p><p>秦军骑士将那些刺客的武器搜集起来的时候,嬴扶苏敏锐地发现了一丝异样。</p><p>这些武器大部分都算不上精良,应该只是私人的小作坊打造出来的武器。</p><p>但其中却掺杂的几件秦军制式的铜剑,却引人注目。</p><p>这些铜剑和刚刚被剿灭的马匪使用的武器,如出一辙。</p><p>嬴扶苏仔细检查了那些制式铜剑,发现上面的人名果然也被打磨掉了。</p><p>磨掉了人名,就无法确定这些武器的来源。</p><p>甚至它们是不是来自上郡,都不好确定。</p><p>那支脚蹬弩,则不是秦弩。</p><p>良和俭说,是赵弩。</p><p>魏人马匪、赵国刺客、秦军制式武器、焚烧粮仓,这些线索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p><p>这条街道从冯府是通往城东的必经之路,刺杀和烧粮仓一定是有联系的。</p><p>那么这场刺杀是在自己来到肤施县之前就开始谋划的,还是自己到了肤施县之后,才仓促起事?</p><p>是本就针对嬴扶苏的?还是原本要针对冯职,嬴扶苏的出现只是意外之喜?</p><p>扶苏毫无头绪。</p><p>这件事情以后再查,现在要紧的是救火。</p><p>嬴扶苏亲自带领剩余的七十名铁骑,往城东赶去。</p><p>县兵和冯府下人,则推着冯职跟在后面。</p><p>到了城东的粮仓,嬴扶苏才发现火势已经相当严重。</p><p>肤施县城的郡治粮仓很大,几乎占了整个肤施县城的八分之一。</p><p>外面是高墙圈地,里面是一个个屯满了粮食的,硕大的谷仓。</p><p>每一个谷仓,都好像一间独立的小别墅,有三四十米高。</p><p>而谷仓和谷仓之间,从设计伊始,就有考虑到防火问题,间隔五十步。</p><p>一大片谷仓排列得整整齐齐,几乎一眼望不到头。</p><p>根据路上冯职的讲述,这里一共有三百五十积粮食,就是三百五十个堆满粮食的粮仓。</p><p>另外还有一百多个备用的空粮仓。</p><p>来之前,扶苏难以想象,粮仓着火会是什么样子。</p><p>但真的看见了眼前的情景,却远比想象中还要惨烈。</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