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平行番外(四)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否去扶家修养,一来此郎君因她受伤,二也是因他是外地人,提供一个扶家给他算是多给他一个选择,倒是没想到作为周府的客人,此人会选择不去周家。



  况且,方才他见到她时那种阴黯吓人的脸色,瞧着也不像要与她相处的模样啊。



  扶萱有些不明所以,对这位郎君的心思琢磨不透,但既然人已开口,她自然也就客气礼貌地应了声“不必客气”,将人带回了扶家。



  **



  一队人马返回了扶家后,率先迎出来的是扶夫人与嘉阳长公主二人。



  原本他们不知扶萱失踪一事,但扶萱在路上派人回去传话说要在家安置一位救命郎君,二人一听心下大骇,这才抓来她的贴身婢女询问,玲珑只得一五一十讲了昨夜女郎的遭遇。



  两位夫人站在扶府门口,对他们家的掌上明珠翘首以盼,远远见着立于马上的言笑晏晏的赤衣人儿,提心吊胆的情绪这才散开去。



  嘉阳长公主拍了拍扶夫人的手,“瞧你急的,这不好好地回来了么。”



  扶夫人勾唇一笑,打趣道:“方才急的不像话的,可不止是我一人啊。”



  “你又打趣我。”嘉阳长公主说着话,噌瞪她妯娌一眼。



  只是不曾想,她转眼一看,从扶萱那马车上被人搀扶下来的郎君,竟会是他。



  五分相似的眉眼,六分相似的面庞,却有八分相似的气质。



  白衣在身,气质高华,风度翩翩,清贵不可攀。



  是谢渊的儿子不会错。



  扶萱见两位长辈出门迎接,翻身下马提裙跑了过去,见完礼后朝他们介绍道:“这位是詹六郎,就是他救了我。伯母可安排好大夫候着了?”



  嘉阳长公主人虽不在建康城,但皇族的、世家的消息听得不会少,皇兄皇姐的家书不说,便是端王妃时常与她交谈,也能说许多京都之事。她不动声色地上下扫视谢湛,见其风姿,脑中过了下谢家几个郎君的身份及名字,很快就明白,这是谢家下一任家主谢湛。



  “詹公子”?



  怕是“湛公子”才是。



  嘉阳长公主人看了眼满目清澈的自家侄女,她朝谢湛颔了下首,招呼道:“有请詹公子,寒舍简陋,还望莫要嫌弃。”



  在嘉阳长公主打量他的同时,谢湛也在打量她。



  谢湛何许人也,大理寺探案几年磨练出来的“火眼金睛”,世家贵公子身份带来的见多识广。眼前妇人与穆安帝容颜、身量皆几分相似,天家子女,气度不凡,再想及皇家有一位公主早些年嫁在荆州,他很难猜不出,她就是嘉阳长公主。



  谢湛恭敬地拱手,“长珩参见殿下。”



  嘉阳长公主微惊了下,随即释然,谢家家主之选,自是该得如此聪慧才是。



  **



  谢湛住在扶府,日子比他想象中有趣不少。



  因那日马车中他那寒眸刺人的模样,扶萱初时并不如何搭理他,只客客气气地唤他詹公子,当他恩人罢了,送药送物都站在离他五步远,生怕沾染他的“病气”似的,直到一日,扶家二位将军休假,从军营回了扶家,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



  下一辈人可以不知在家中休养的人究竟是何人,嘉阳长公主却不会对驸马扶以问将此事隐瞒。扶以问归家之后,便与其兄弟扶以言商讨,决定设宴款待那钟鼎世家的准家主一番。



  扶家虽不必去与世家攀交情,但既然人已在他们扶家,地主之谊还是要去尽的。且穆安帝那头密信透露过,有要调二人去京中任职的打算,只差最后的调令下来罢了。



  也就是说,往后朝堂上,早晚会与谢家这位相见,甚至因立场问题而互相对峙也说不定。倒不如提前探一探此人政见,以求知己知彼。



  扶家设的是家宴,并未邀请旁人,众人说话便就随意得多。扶家人不避讳女眷讨论政事,扶萱自然也就在席间听了几耳朵。



  扶家目前虽算士族阶层,但还是寒门,祖父母一辈只不过普普通通的良民,且还被战事所累而故去。扶家两兄弟自小单打独斗,若不是进了军中又当真骁勇善战,立了几轮硕大军功,至今这家还只能是庶族不起眼的家族。



  这扶家既算是庶族,又不同于其他庶族。



  士族之间盘根错综,各大世家多年与皇族平分这大梁天下秋色,抑制诸多皇族主张的改革政策。



  新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