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美食节(1)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气回暖以后,京都感染风寒的百姓们明显减少。



衙门口设置医馆,从开始每日里排大队的状态,逐渐变为稀稀落落的人群。



人们没了最初的疑惑和新鲜感,对朝中的举措交口称赞,等了一个月,见衙门的医馆没有撤离,这才真正相信一文钱看病不是昙花一现。



周围城池和京都同步,百姓们看病比从前要简单轻松,也不会因为没有银子而担心被郎中们看不起。



以前家里找郎中上门,就要给一两百文的茶水银子,不算看诊费用,省点花,够一家三口过上一个月的。



饶是如此,家中破破烂烂,郎中一脸嫌弃,让他们伤心和羞愧。



莫颜真正理解民间疾苦,在大越,生不起,死不起。



如果一家有个病人,长期吃药,基本上要拖累家中几口人,过的那都是食不果腹的日子。



有人丧生也如此,棺材板都要从活着的时候积攒,哪怕吃不上饭,也要留着银钱,百姓们很迷信,生怕死的时候没一件丝绸衣衫,来世投胎不到大户人家,还是个穷命。



虽说感染风寒的人数在减少,可衙门医馆每日里仍然有百姓们上门,多是为家中久病在床的亲人。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人的本是小病,因为拖延的日子久,成了沉疴,等熬不住找郎中看时,又被对方忽悠,久而久之,就算用药滋补着,身子也被掏空了。



有医德的郎中不是没有,但赚黑心银子的的确不在少数,行业的潜规则,很多百姓都不晓得。



农历四月底,墨冰在阜阳归来,说起南边衙门开设医馆的见闻,“有一些久治不愈的百姓们,用一个铜板看病,他们按照郎中给的药方子抓药,才吃了一副,即刻见成效。”



百姓们都不傻,黑心药铺和医馆被百姓们打压,名声臭了以后,更是门可罗雀,赚不到银子。



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榨取百姓血汗银子的医馆被人唾弃,而沿途的多个城池,郎中们不像以前那么耀武扬威,蔫头耷脑的,生意比以前清淡不少。



莫颜这么做,不是让郎中失业,而是进行资源整合,衙门的医馆郎中只有几个人轮流坐班,无法满足诸多百姓们的需求。



“你是说,很多医馆都开始一文钱看诊了?”



这才不到两个月,就能发展如此迅速,是莫颜没有想到的。



百姓们的觉悟在提高,减少看诊费用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娘娘,一文钱看诊,郎中们得的钱财还不如码头做苦工的人多呢。”



墨冰感到忧愁,万一那些医者觉得自己被打压,转行了,可怎么办?毕竟,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谁有个头疼脑热的,离不开找郎中看病。



“是整体形势不好,而不是个人。”



莫颜有自己的计划,京都的城西和城东,分别有五进的大宅院,目前正在改建之中,约莫没几天就好了。



有些病患差的不是银子,千里迢迢来京都寻找名医,客栈不愿意收留病重人,怕死在其中晦气。
迅速,是莫颜没有想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