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冷君度当镇长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般油桐籽出苗后需要经过三年时间才能结果,现在还是第一年,实验效果还是看不出来,冷君度这个镇长现在最多的工作还是进行基层管理工作。

  这一天,冷君度正陪着农业部官员耿志刚在镇域内考察,实在是各企业给的压力太大,因为桐油必须从西岸进口,而且是液体桶装,严重占用运力,造成本土的桐油供不应求,很多人都在明里暗里推广油桐树的种植工作。

  “耿老师,从油桐树的长势来看,结果能够预测么?”冷君度边走边请教耿志刚。

  耿志刚也是半路出家的农业专家,对油桐也是一知半解,就连林教授是农大的植物学家对油桐都不太研究,因为二十一世纪桐油早就被别的化学品取代,重要性已经很低了,而且林教授所在的农大在东北,那里根本没有油桐生长。这就从根上缺失一块了。

  “哎呀,关于这个嘛,可能还不如荣和镇的几个老农清楚呢,毕竟他们种过那玩意,我这次来也是准备利用一下他们的经验。”耿志刚谦虚了一把,让冷君度一脸的黑线。

  种过油桐的那几个老农现在都是实验基地的特聘人员,冷君度曾经问过他们,他们都认为油桐在这个地区能够很好的生长,如果着急的话,现在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种植推广了。

  但是,没有见到成果以前,谁也不敢下这个结论啊。

  接下来耿志刚和冷君度还查看了荣和镇的工业园区,这个园区以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桐籽榨油还有制作包装木桶,不过现在这个园区只是一个雏形而已,提供水力的水坝还都没有修呢。

  按照正常的程序,等到三年后见到实验结果,然后再推广一年两年,然后再等三年油桐树长成,可能七八年过去了,那时黄花菜都凉了,冷君度和耿志刚心里是很焦急的。

  “君度啊,你核算一下,油桐推广大概要花费多少钱,这中间的风险有多大?”耿志刚说道。

  “这个推广费用并不高,因为油桐不占用耕地,坡地、房前屋后、河岸边都可以,很多百姓是认可这个油桐树的,不是有一句俗话么,家有千棵桐、子孙不受穷。只要是南方的百姓都知道桐树的好处,但是这个收获数量可是一个问题,推广得多了,你不能全部收购来榨油,给种树的百姓造成损失,收得少了,榨油厂开工不足,造成亏损,在政府层面可不好搞啊。”冷君度已经不是刚出道的初哥了。

  “桐油不是战略物资,为什么要让政府来搞?”耿志刚疑惑说道。

  “可是企业不愿意承担风险啊,尤其是美河流域距离咱们的西京市比较远,企业不愿意投资啊。”冷君度说道。

  “唉,本土的企业太好赚钱了,谁也看不上这个东西。”耿志刚感慨的说道。“宁肯花钱从西岸进口,也不愿意冒风险,就等着吃现成的。”

  “不行,君度你做个计划书,大概要投入多少钱,咱们自己筹钱来搞一个油桐种植合作社,不等了,直接推广。”耿志刚琢磨琢磨,咬牙说道。

  “行,我这就去做,不过我是这里的镇长,为了不违反纪律,我肯定不能参股了,不过我能拉几个人进来,我会尽快把计划书做出来的。”冷君度非常赞同。

  接连几天,冷君度根据镇里的人力资源,土地还有交通状况,开始做计划书,等计划书完成以后,交给耿志刚,让耿志刚去趟美河口,办理合作社注册事宜。

  美河口经过多年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现在已经变成了拥有一万多人口的城市了,随着上游铁路的开通和东海岸贸易的开展,可以预见这个城市在将来的发展前景,这是妥妥的另时空魔都的翻版啊。

  现在办理公司注册还得来美河口,关键是美河口有通讯站,可以联络西京市,耿志刚心里也有些人选,计划瞄准这些人的腰包,筹集油桐种植合作社的股本。

  冷君度的电报是发给刘磊的,最后让一帮妇女会员来劲了,本着支持小帅哥小鲜肉的初心,纷纷把自己的麻将本拿出来,准备投资那个所谓的油桐种植合作社,也不问赚钱不赚钱,反正有闲钱不是。

  尤其是林小娜,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竟然足足投资了一千银圆券,给予非常大的支持力度,要知道,冷君度的镇长年薪也就六百银圆券。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