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吴三桂造反条件一二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诸葛军师又蒙对了!</p><p>不过猜中吴三桂的心思其实也没多难,用不着能掐会算的诸葛军师,朱和墭自己就知道。</p><p>吴三桂这老汉奸其实是个“守巢之虎”,明明挺厉害的,是一只大老虎,但偏偏没有当万兽之王的觉悟,就想守着云南的一亩三分地过他的安生日子。</p><p>历史上之所以会起兵反清,完全是被逼无奈的。而且反起来以后,他的劲头也不大,打到长江边上就萎了,完全没有席卷天下的决心和气势。</p><p>而这回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在广东一闹大,康熙皇帝看着已经放弃削藩了。</p><p>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当一只舒舒服服的“躺平老虎”多好啊?干嘛辛辛苦苦的造反?</p><p>不过这只是吴三桂,也许还有吴应熊的想法。却不代表吴三桂父子的那些手下也甘心老死云南。</p><p>毕竟吴三桂在云南当得是要什么有什么的藩王,而底下人哪怕当到总兵,也不过管着两三千人的队伍,能有多舒坦?而且还有许多连总兵都当不上的,只混到个参将、游击,甚至千总、把总的,看到天下有大乱的迹象,又怎能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p><p>另外,在“崇祯遗诏事件”和“尚之信揭发事件”后,吴三桂如果还对大清朝存有幻想,那就是傻子了。</p><p>所以吴三桂的“反”,还是要造的,只是最后的决心难下而已。</p><p>至于吴三桂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举起反旗那就要问刘玄初了!</p><p>朱和墭、诸葛军师和杨起龙三人,这个时候都笑吟吟地看着刘玄初,就等他说出吴三桂造反的条件了只要能划下道道就行啊!</p><p>有了道道,朱和墭和诸葛军师那么大能耐,一准能想办法达成的。</p><p>刘玄初也不藏着掖着了,他不就为这事儿来的?</p><p>他就是吴三桂身边很想造反的那些人之中的一个!</p><p>刘玄初拈着自己的胡须,思索着开口了:“平西伯的确已经有了反心,但是他年纪已经老了,不复昔日的雄心壮志,所以真要他起兵,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p><p>其实吴三桂年轻的时候也没啥雄心壮志,就是个混日子的军阀。</p><p>刘玄初接着道:“第一个条件是平西伯世子被玄烨诛杀平西伯世子一死,平西伯必反!可惜玄烨不但不杀吴应熊,而且还放了吴应熊!”</p><p>康熙的水准还是在线的!前一世他在吴三桂势如破竹,大清人心惶惶的时候坚决诛杀吴应熊以示决心。</p><p>而这一世,他在吴三桂都给抹黑得油光发亮的时候,释放吴应熊,以稳住云南人心。</p><p>所以吴三桂造反的第一条件已经被康熙给化解了。</p><p>“第二个条件,”刘玄初道,“只要所谓八旗天兵威风不在,平西伯也肯定会举兵造反。平西伯之所以隐忍多年,不是因为忠满清,而是因为怕八旗他当年在辽东为大明抵达满洲时,可不止一次吃八旗兵的大亏,早就给打怕了!</p><p>如果世子殿下有办法大破八旗兵一次,平西伯必然举兵。”</p><p>“八旗其实也没多厉害,孤家有诸葛天雷,有天火球,有掷弹臼炮,八旗肉骨凡胎,打不过我们的。”朱和墭说着话,眉头就是一皱,“可是玄烨不派大股的八旗兵来广东啊!”</p><p>这可真是为难啊!</p><p>八旗兵只要肯来,朱和墭至少有十种办法可以把他们都发送了哪怕不用糖药,不用“鸡尾酒瓶”,朱大太孙也有别的招!他的化工,不,是“魔法”可不是白学的。</p><p>可问题是,康熙到现在为止,就是不派大股的八旗天兵南下广东。</p><p>不过康熙倒是往湖广派了一些八旗兵这摆明就是给吴三桂看的!</p><p>刘玄初摇摇头道:“玄烨是不会派出大批的满洲八旗来广东的,就算派也就是三五百的派过来督战玄烨这人,行事还是非常果断的,而且也很有,不是因为忠满清,而是因为怕八旗他当年在辽东为大明抵达满洲时,可不止一次吃八旗兵的大亏,早就给打怕了!</p><p>如果世子殿下有办法大破八旗兵一次,平西伯必然举兵。”</p><p>“八旗其实也没多厉害,孤家有诸葛天雷,有天火球,有掷弹臼炮,八旗肉骨凡胎,打不过我们的。”朱和墭说着话,眉头就是一皱,“可是玄烨不派大股的八旗兵来广东啊!”</p><p>这可真是为难啊!</p><p>八旗兵只要肯来,朱和墭至少有十种办法可以把他们都发送了哪怕不用糖药,不用“鸡尾酒瓶”,朱大太孙也有别的招!他的化工,不,是“魔法”可不是白学的。</p><p>可问题是,康熙到现在为止,就是不派大股的八旗天兵南下广东。</p><p>不过康熙倒是往湖广派了一些八旗兵这摆明就是给吴三桂看的!</p><p>刘玄初摇摇头道:“玄烨是不会派出大批的满洲八旗来广东的,就算派也就是三五百的派过来督战玄烨这人,行事还是非常果断的,而且也很有主张,关键时刻更能圣心独裁!</p><p>所以世子爷想要战八旗,就只有学一学郑延平了。”</p><p>他现在是在给朱和墭支招江南是有八旗兵的!只要朱和墭和郑成功一样,走海路去打南京,那八旗兵就没地儿躲了。</p><p>如果八旗兵一败,南京再一丢,那吴三桂肯定起兵!</p><p>他就算不想起兵,底下那帮人也要逼着他起兵了。</p><p>朱和墭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军师,诸葛军师摇着鹅毛扇,还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笑道:“不瞒刘先生,我朝的水师才刚刚起步,没个三年五载的,也跑不了那么远啊,刘先生还是说一说第三个条件吧。”</p><p>朱和墭的水军是从仿造大东方号开始的买不如造嘛!造它个一二百条的,别说南京,直接去辽西走廊登陆,然后再入山海关都行啊!</p><p>但是现在大东方号刚刚被拆完,正在一块块木板测量尺寸准备搞“逆向”,一年内能仿出条“二号舰”就已经飞快了。想要量产得等后年了!</p><p>而且光有船也不行,还得培养海军军官和水手呢!</p><p>所以这事儿三年能成,就算是飞快了。</p><p>至于利用郑经的水军干这事儿好像也不大行。虽然清朝方面一直管郑经叫海贼或海寇,但是郑经的水师规模其实很有限他在台湾拢共就有二十万人口,能养得起多大规模的水师?运个几千人去江南也许没问题,再多他也无能为力了。</p><p>而几千人到了江南,能拿下南京?</p><p>好像也不大靠谱啊!现在毕竟不是鸦片战争的时候,几千人杀过去万一打扑了,那康熙皇帝的尾巴不得翘天上去?</p><p>刘玄初笑道:“三年五载的太久了平西伯年事已高!”他顿了顿,“那在下就说一说第三个条件了!</p><p>如果广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