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求贤令,黄金台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从泰山返回郯县的路程自是轻松,只是刘备脸上却没有了之前登泰山时的笑意。

  刘备虽然也曾拜在卢植门下学习,但读书期间整日摸鱼,只会遛狗斗鸡,学问方面自然不算精深。而泰山上的谶纬,又让他看得一头雾水,所以便有些闷闷不乐。

  当然,刘备也曾怀疑有人故意设局,可是贾诩和郭嘉二人都说,这块石碑上遍布这岁月腐蚀的痕迹,怕是已在土中埋了数百年之久。

  如此一来,便断绝了人为的可能。

  刘备参不透石碑上的内容,又担心谶纬解出来会对自己不利,心中有事记挂,自然有些闷闷不乐。

  等距离郯县还有两百里左右的路程时,却又忽然收到了来自内府的奏报。

  在这封奏报中,荀彧将这些日子郯县发生的事情尽数汇报了一遍,大部分是林朝对付世家的过程,以及如今推行下去的新政。

  这些事情,其实林朝早在动手之前便向刘备汇报了一遍,因此刘备看完后倒是没觉得惊讶。

  可在这封奏报的末尾,荀彧却提出了一个建议。

  前段时间,孔融曾带领青州士族表请刘备称王,而荀彧此次的建议便是针对此事。

  倒不是说荀彧反对称王,只是他认为孔融表奏中提到的称号和封地不可取。

  简而言之一句话,称王可以,在齐地称王不行。

  其实这件事情荀彧老早就提过,如今得知刘备即将归来,荀彧便用内府的名义再次提了出来,算是比较正式的进谏。

  如今刘备集团的大本营在徐州,在郯县,若是忽然跑到青州的齐地建国称王,那根据地自然要跟着转移。

  想要在齐地建设一个和如今的郯县差不多规模的城池,并且把经济和政治重心都迁移过去,这工程量不亚于一次迁都!

  再看现在徐州的情况,可谓是一穷二白,拿什么来折腾?

  刘备要真敢这么干,便是荀彧不劝谏,田丰绝对会开喷。

  跟你们这些整天只会花钱的虫豸一起,怎么可能把天下治理好!

  所以荀彧建议,刘备称王后的封地,应该靠近郯县,就算不在东海郡称王,封地至少也得是周边的郡国。

  或下邳,或彭城,或琅琊,总之不能远离郯县。

  看完荀彧的建议后,刘备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承认荀彧说得有道理,以眼下徐州的情况确实不能再折腾了。但与此同时,刘备心中又有些不甘心。

  若是在齐地称王,那就是齐王。

  可若是在徐州诸郡称王,那就是下邳王、彭城王,或是琅琊王这种,无形之间逼格就跌落了不少,这便是刘备不甘心的原因。

  其实一字王和二字王并无高低之分,就像侯爵一样,乡侯、亭侯、县侯这些都是列侯,在礼仪排场方面,也都是一致的。

  但任谁都明白,县侯比乡侯和亭侯高贵不少。

  放到王爵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此心有疑虑的刘备,便将内府的奏报转给了郭嘉,想听听他的意见。

  只是郭嘉身为始作俑者,又怎么可能否定荀彧的建议,当即便开口笑道:“主公,文若所言,不失为老成谋国之言。齐地地处边境,确实不好为王国之所在。再者,先前孔文举表主公为齐王,未必没有趁机提携青州士族之意……”

  “依奉孝之意,当在徐州境内建国才好?”

  郭嘉点了点头道:“不错,才乃嘉之愚见,还请主公三思。”

  闻言,刘备低声道:“奉孝啊,非是某不愿在徐州境内建国,只是……”

  郭嘉当然看出了刘备的想法,便开口笑道:“为长久计,些许虚名主公又何必在意?”

  别想什么一字王二字王了,先称王再说吧。

  见一贯支持自己所有行迹的郭嘉都这么说,刘备无奈了,苦笑道:“那奉孝你倒是说说,咱们徐州除了东海郡之外,何处适合建国称王?”

郭嘉,想听听他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