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关于铜雀台设立在长安这件小事儿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以林子初那睚眦必报的性格,会放过自己!

  至于曹袁攻破徐州,攻灭刘备的场面,张燕压根都没有想过。

  笑话,这世上能对付他林子初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除非你能有与他林子初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然后将其一刀砍杀,否则便难有胜算。

  既然如此,那眼下就是一场被迫投资。

  林朝已经开出了价码,并且给了张燕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就看张燕如何抉择了。

  思索良久之后,张燕抬头,极为郑重的冲审配拱手一礼:“先生,林长史之教诲,某铭记于心。只是此番事关重大,某麾下亦有数万兄弟,数十万百姓,一时之间难有抉择,还请先生见谅。”

  这么大的事,张燕自然要细细考虑一番,这点并不出乎审配的意料。事实上,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将军尽管考虑,不过前方战事吃紧,军情如火,某也不能在此多做停留。”审配开口道,“林长史有言在先,此行只给了某五日时间,还请将军见谅。”

  给你五天时间考虑,若到时候不能有个满意的答复,那伱也就不用再答复了。

  “多谢先生宽限。”

  张燕点了点头,拱手道。

  ……

  幽州,广阳郡,蓟县。

  光和年间,公孙瓒曾多次远征塞外,打出赫赫威名。

  恰逢凉州变乱,边章、韩遂率众造反,朝廷派公孙瓒讨贼平寇,又有功勋。一路从骑都尉升任中郎将,最后又进封都亭侯。

  等时间来到了中平五年时,公孙瓒从刘虞镇守幽州边境,多有战功,最后获封蓟侯,进奋武将军。

  可以说,公孙瓒是众多讨董诸侯中,起步最早的一个。

  又因公孙瓒面貌俊美,作战勇猛,在幽州颇得人望。但凡公孙瓒率军所到之处,皆有良家子争相拥戴,愿为马前之卒。

  因此,公孙瓒编练了一支由善骑射的技击之士组成的轻骑兵,号曰:白马义从。

  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终究抵不过出身的高贵。

  且看当今天下,除了刘备之外,哪位诸侯不是出身世家豪门,哪位诸侯不是汉室宗亲,哪位诸侯不是煊赫高门。

  诸如出身汝南袁氏的袁绍、袁术兄弟,在讨董之前几乎可以说是位卑而言轻,恐有人望而无官爵。

  可等到董卓乱政后,二人登高一呼,便引得天下诸侯纷纷景从,实力快速膨胀,活脱脱一口气吃成了胖子。

  由此可见,在这个世家豪门把持政权和话语权的时代,你拼尽全力努力的终点,也远远比不上某些后浪的起点。

  当然,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麾下坐拥数万精兵强将,但名义上还是幽州牧刘虞的下属。

  有些事就是这样,名不正则言不顺。刘虞虽然仁善且忠心汉室,处理政务也有两把刷子,但不可能是个白莲花。

  最最重要的是,两人对内对外的理念都不合,甚至是背道而驰。

  公孙瓒看重军力,主张对内施行严政。

  刘虞注重民生,对内主张与民休养生息。

  如果说对内方面两人还有缓和的余地,那对外方面,两人有着绝对无法缓和的分歧。

  刘虞对外主张怀柔政策,多用招揽之策来抚慰境外异族,使之慢慢同化,终有一日能完全化解边患。

  当然,这里的怀柔政策与后世某些朝代的怀柔政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刘虞的怀柔,本质上是以王道施行教化。

  简单来说,听话的留下慢慢同化,不听话的杀掉再说。

  可公孙瓒出身行伍,自然更崇尚霸道对外。

  什么叫霸道?

  不听话的杀,敢反抗的杀,听话的……也杀!

  只要异族敢出现在幽州的边境线上,公孙瓒只有一个举措,杀!

  公孙瓒相信,只要自己杀得够多,那些蛮夷就不敢正视幽州,就不敢侵犯边境。

  这群蛮夷虫豸,就该统统去死,连跪着活的资格都不配有!

  事实上,对于刘虞和公孙瓒的做法,你很难分对错。

  因为在林朝看来,这两者都不可取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