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章一百二十三 吐露真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好不容易送走了母亲,莫瑾言脸上疲色尽显。



选择在这个时候对母亲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莫瑾言知道有些突然了,可她觉得时机正好。毕竟母亲对南华倾纳妾一事很不高兴,心里也有了嫌隙,她所做的,不过是把嫌隙扩大成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罢了,好让母亲看清楚,她和南华倾之间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而且越早给母亲心里有个铺垫,到时候自己真的离开了侯府,也不至于让母亲太难接受。



虽然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但自己这样有些惊世骇俗的想法,莫瑾言觉得,还是多给母亲一些时间,让她可以消化一下。



......



一直随侍在侧的玉簪亦把莫瑾言和白氏的对话听得清楚明白,也是这些年以来,她第一次明白了自家主子心里的真实打算。



整整避世幽居三年,三年来,莫瑾言闭口不谈与侯爷的关系,玉簪一直以为她不过是在等待时机而已,却没想,莫瑾言竟是打的离开侯府的主意!



隐忍着满腹的疑问没曾开口,玉簪此刻送走了白氏,回到屋中,看着莫瑾言端了杯温茶,便赶紧上前为她添了水,然后轻声道:“主子,说了那么多话,渴了吧。只是,您真的想清楚了么?”



听见玉簪有些克制的问话,瑾言知道她比起母亲来,绝不会少关心几分,亦理解她话里的担忧,放下杯盏,抬眼看向了玉簪:“之前我对母亲说的话,你也听得清楚明白了。所以更多的理由,我也不需要再说一遍。我只反问你一句,你觉得眼下如此情况,我若是留在侯府,将来会有出路么?”



“难道,主子不想试试和侯爷缓和关系?”玉簪有些不明白。



南华倾的确是个有些令人惧怕的男子,或许是因为身居高位的缘故,不但性格孤冷,眼神也冰冷的吓人,让人一靠近就禁不住会浑身发抖。



可在玉簪看来,南华倾一旦对上了莫瑾言,就如尖针扎进了棉花团,两人是再契合不过的了。



即便他们相处的时间极少,也不曾同房,但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



莫瑾言才十六岁,南华倾也只有二十三岁,大好的年华还等着他们,怎么就没有出路了呢?



确实,若尉迟如歌进府,是肯定会改变一些侯府的现状,但也不至于让莫瑾言心如死灰,一下就想到了“和离”这个地步去啊!



所以玉簪摇摇头,目光看着莫瑾言,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站起身来,瑾言推开了窗户,抬眼看着窗外葱郁的松竹林,深吸了口气:“玉簪,你和母亲不一样,有些话我可以对你说得明了一些。”



“主子只说,奴婢听着。”提步来到莫瑾言的身边,感觉山风拂来,玉簪怕她着凉,伸手想要掩上些窗户,不要开得太大,却看见莫瑾言拦住了自己的手。



“就像现在这样,你怕山风吹得我着凉,可我,却觉得仅仅只有这一阵山风,还不够吹散心头的抑郁。”



说话间,莫瑾言的目光飘远了些,仿佛想要透过层层阴萌,看到被遮挡的蓝天和白云:“这三年,你也看到了我是怎么过的。或照料药田,或打理铺子,或与知己好友清谈闲话......看似悠然自得,实际上,我却总有种被困在这里的感觉。”



“主子,您进出侯府,侯爷并未管过,你一直是自由的啊!”



玉簪放下了手,任由打开的窗户间灌入阵阵凉风。但她还是觉得不妥当,回到屋中拿了一件轻薄的披肩,又回来盖在了莫瑾言的身上。



“这种自由,是他对我的漠视,而非真正的信任。”



莫瑾言眼底有着一丝淡淡的愁绪,语气也不复先前的平静,甚至有种控诉的感觉:“一个对根本就不关心的夫君,我拿来何用?虽说南家暗卫的势力在京城有些受阻,毕竟是天子脚下,南家不敢有太大的动静。但三年来,我去过无数次西秦药馆,与沈太医清谈也好,或者沈太医入府,来为我诊脉也好,侯爷都置若罔闻。还有,怀古时常来清一斋,告诉我德言的情况,转送一些德言的书画小品,他也全然不知。目前为止,南家除了帮助莫家维护蜀中的矿山,可以说,我莫瑾言和他南华倾,毫无半分交集。”



“夫人不是不想让侯爷知道您和沈太医私下来往的事儿么?”



玉簪不明白了,略显话......看似悠然自得,实际上,我却总有种被困在这里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