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驻印军的凶猛火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指望65团早早去谷口营救那些被困的先遣队呢。



尤其是参谋长柏特诺因为和史迪威意见不统一,两人闹了矛盾。史迪威便把前线指挥权交给了孙立人和廖耀湘。



从新平洋到达罗盆地,65团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行军速度难免受到了影响,现在为了诱敌,又好几天滞留在在百贼河一线,这让史迪威实在看不下去了。



史迪威下了死命令,要求65团立即消灭百贼河北岸的日军,然后渡河消灭冈田支队,迅速拿下达罗。



65团不得不拿出重机枪、巴祖卡、迫击炮、掷弹筒等重火力,弹指间灭了日军驻守在百贼河的一支小队。



冈田大队都看懵了。



见识了那些重火力后,吓得冈田果断放弃渡河,立即沿岸设防。



既然已经暴露,那就不用装了。



65团的两个营立即强渡百贼河,准备与日军决战。



日军沿河设防,占据地利优势,65团渡河很艰难,最终依靠火力优势,成功渡河。



65团的三个营从三面围攻冈田大队,冈田大队扛不住,节节败退,最后被65团压迫到了达罗河边。



此时,冈田大队被65团三面包围,而另一面则是水流湍急的达罗河。



这是兵法上所说的死地。



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不,日军士兵都知道,眼下要么死,要么渡河逃走。



冈田大队长命令,让一个中队做后卫,不惜一切代价抵挡住华夏军队,其余部队利用木筏快速渡河。



65团以轻重机枪狂扫日军,并用迫击炮倾泻炮弹,日军的抵抗瞬间被瓦解。



余下的日军,胆子大的抱起三八大盖向65团发动了万岁冲锋,胆子小的抱起木头跳进了达罗河。



此役,冈田大队损失700余人,冈田博仁大队长渡河逃脱,率领一百余人逃回了达罗城。



此时,达罗城里的日军仅剩下一个中队,重武器在百贼河战斗中全部损失,惶惶不可终日。



在新22师进攻达罗的同时,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也在进攻太白加。



为了快速瓦解日军的抵抗,新38师是采取的战术是迂回包抄。



根据经验,正面对决,日军往往打的很顽强,常常不死完不退,而一旦被包围,补给被切断,日军就会想方设法突围。



丛林里面迂回包抄绝对是个技术活,不仅考验技术,还考验意志和胆识。



新38师的迂回之路比65团还苦逼,不仅一路开路架桥,还要对付日军的地雷、诡雷、狙击手和零星火力点。



这些东西虽然造成的损失十分有限,但是却给部队造成了很大麻烦——因为浪费时间。



布雷容易排雷难,挖个坑,埋个地雷,手快的一分钟就可以搞定,但是排雷呢,经验丰富的工兵排一颗雷也需要至少十分钟。



还有狙击手。要对付丛林里的日军狙击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动己方的狙击手,如果没有狙击手,那就只能用迫击炮和重机枪盲射,运气好的话,多费点时间,多费点米国给的子弹或炮弹也能解决问题。



工兵排雷很耗时,干掉狙击手很费力,而端掉一个日军火力点更是费时费力。



鬼子常常把机枪搬到树上,躲在暗处,居高临下,等到华夏军队出现,猝然发难,一扫一大片。



扫了之后,还不好还击,日军躲在树上,隐蔽性极好,很难被发现。除非像川军团一样,一棵树一棵树的仔细搜索,斩尽杀绝。



在这种情况下,新38师的行军速度可想而知,有时一天只能前进几百米。



慢是慢了点,但是新38师已经距离太白加一线越来越近了。



日军在太白加一线部署了三个大队,按照火器配备和人数,根本不是新38师三个主力团的对手。



新38师114团进抵孟阳河,在激战三昼夜后,114团渡过孟阳河,扫荡了孟阳河附近的日军据点,直逼太白加。



于此同时,迂回部队也攻占了指定地点,完成了对太白加日军的包围。



直到这个时候,虞师和86师攻破了孟拱河谷另外一端日军的封锁线,和先遣队一起,前往达罗,与驻印军会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