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肃清林中日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于是,女土著停止了叫声,瞪着眼睛奇怪地看着要麻。



要麻解释道:“我不抓鸟,我抓人。”



说着,要麻又“布谷布谷”叫了两声。



远处某个丛林之中,传来三声:“咕咕、咕咕、咕咕”的叫声。



其实,斜坡上的枪声已经引起密林之中日军的注意,在这里,敌人比较多,有可能是驻印军、或者是大婴、大米甚至还有反日的缅军,他们不确定是哪支部队与他们的守军交战。



传来的鸟叫声,让他们误认为是有人给他们送情报来了。



所以,一个日军从一处茂密的树丛中钻了出来。



这个时候,他看见了到来的“情报人员”。



距离十几米远,几乎是大眼瞪小眼。



要麻二话不说,哒哒哒的几枪,手中的卡宾枪直接将那名惊愕的日军射杀。



树上的三名日军刚想开枪,后面的迷龙、康丫、蛇屁股,啪啪啪的开火,三个日军没等反应过来就被杀死,掉下树来。



他们的腰上还系着绳子,将他们的尸体悬挂在半空中,就像吊死鬼一样来回晃荡。



连续几次如法炮制,有几波日军上当受骗,但密林之中的枪声,也引起了后面日军的警觉。



要麻再“布谷布谷”叫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回应。



川军团只能一点点的搜索和前进,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的伤亡,每一颗大树都要确定一下是否藏有日军。



这样的清除行动是缓慢的,但效果最好。要前往胡康河谷的谷口,这里的日军必须彻底消灭,才能无后顾之忧。



驻扎在交通要道的日军中队此时已经被虞师的三团消灭。



之后,虞师和86师的主力团沿着川军团清除出来的道路继续往胡康河谷挺进。



另外一路,由史迪威率领的驻印军同时从印渡出击,企图打通胡康河谷,在中间修出一条公路,与滇缅公路相接,达到破解日本对华夏的物资封锁。



为了快速瓦解日军在胡康河谷内的守军,派出一支由华夏新38师112团、大婴995步兵团、大米886工兵营组成的混合先遣队从野人山迂回穿插,进入胡康河谷,企图抢先占领新平洋,这个计划便是“人猿泰山”计划。



胡康河谷,位于缅甸的最北方,由达罗盆地和新平洋两个盆地组成,山高林密,河流纵横,雨季泛滥,周围便是方圆数百里的“野人山“。



驻印军对胡康河谷太熟悉了,前年华夏远征军撤退时,闯入这块禁区,损失惨重,遗尸无数。



新38师在野人山中见到的是遍地第5军将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围着枪架而坐。



得实施“人猿泰山”计划之后,先遣队开始前进,29日即顺利占领新平洋。



新38师112团进入胡康河谷后,在拉家苏、于邦、临干一线与日军遭遇并发生激战,日军连续后退。



一是日军确实抵挡不住势如破竹的驻印军。二是,这也是日军故意诱敌深入的计划。



日军作战部发现驻印军入缅后,采用了立花奇开提出来的“乌鸦”计划,牟田口连也立即调整部署,以114联队驻守密支那,以第55联队和第56联队向前线增援,师团的指挥部亦向胡康河谷内的孟关开进。



而驻印军方面,因为日军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史迪威与参谋长柏特纳研判日军的兵力有误,以为还是如野人山一般的小股日军,为了加速前进,故派出的先遣队中没有重炮,连团属的迫炮连亦未被允可前往。



日军遂集中55联队主力于中路,胡康河谷内有四条大河,日军故意让先遣队过去,然后炸断了桥梁,拦腰截断驻印军。



先遣队后退不得,只能继续前进,被日军包围在胡康河谷东面的谷口处——孟拱峡谷之内。



这个谷口形如葫芦,两边是高不可攀的大山,中间是一条河滩,日军在谷口的河滩阵地上早早构筑了机枪和防御工事,将先遣队的七千多人围困在了峡谷之内。



此后的一个月,先遣队靠砍巴蕉树藤取水和美国运输机的空中补给,和整整1个联队的日军对峙50余日,而突围不得。



日军第55联队伤亡近千人,占尽兵力、火力等优势,却竟始终未能攻克先遣队的阵地,原因就是华夏的112团实在太能打了,这个团可真是实打实的美械装备,清一色的冲锋枪,而且还有轻重机枪、巴祖卡火箭筒、喷火器等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加上狭窄的谷口,先遣队冲不出去,日军同样也冲不进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