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三节 南‘征’北战(二)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须陀率精兵两万昼夜兼程,顺运河而上,悄无声息的到了方山。

  到方山之后,张须陀并不急于进军,只是先派兵扼住方山,以防贼寇袭击洛口仓。

  他虽是心焦,却并不急切,多年来的征战让他知道,勇气可以让你活命,可冲动只能让你丧命。

  草莽之中,每多豪杰之辈,更有能人异士藏身其中,张须陀知道翟让,李密能攻金堤关已非可等闲视之,如今贼兵聚众十万,他不过精兵两万,虽说全然不惧,可当求周密行事。

  方山在偃师虎牢南部,和偃师,虎牢三地成三角之势,而洛口仓正在三角之中。

  江南粮食多是囤积于此,洛口仓是为天下第一大仓,盗匪能聚如此之快,荥阳仓的粮草充足是一要素,张须陀一想到这里,已然决定稳中求胜,这洛口仓,万万不能再让盗匪夺了去。

  荥阳城在方山虎牢以东,方山、虎牢、加上荥阳城,又为三角之势,想到此处,张须陀精神微振,虎牢城高墙厚,地势极为扼要,兵精粮足,如今有裴仁基把守,让他无忧,如果这时再有奇兵一支……

  想到这里的张须陀,双眉微蹙,目光从远方投到身边三将的身上。

  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都是默然,也是在望着远方,表情默然……

  他们很少有这么沉默的时候,张须陀有些喟然,心道这三人跟自己东征西讨,忠心耿耿,可如此打下去,自己都有些疲倦,何况是他们。

  疲倦不是来自身体。而是骨子里面深切的悲哀。

  杨广不改治国之策,这注定是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赢了又如何,张须陀想到这里,神色多少有些恍惚……

  “将军,前方有探子回报。”罗士信大声道。

  一骑远方奔来,马上兵士飞身下马,大声道:“张将军,前方军情来报。”

  探子呈上文书。张须陀展开看了眼,皱了下眉头,罗士信一旁问,“将军,怎么了?”

  张须陀将文书递给罗士信,轻叹声,“荥阳郡又有三县被克,如今荥阳除了荥阳城外,其余郡县多被攻克,荥阳已经是孤城一座。盗匪猖獗,甚至在虎牢关前出没。河南诸盗这次多是依附瓦岗,声势浩大。据前方军情所知,就有王德仁,彭孝才,孟让等人依附作乱,盗匪如今比起我们出前。声势更隆,不容小窥。”

  罗士信听着大皱眉头,张须陀提及的王德仁、彭孝才和孟让都是曾经的敌手,也是拥兵数万,搅乱中原。

  三人如今虽是锋芒不在,但都是作乱一方的巨盗,如今均是依附瓦岗,地确是让人头痛的事情。

  见到张须陀忧心忡忡,罗士信安慰道:“将军不必担忧,荥阳。虎牢两城兵精粮足,只要静心防守,贼寇绝对不能奈何。”

  张须陀沉吟道:“我担忧的不是这点,而是荥阳遍布盗匪,我们出军多半不能隐秘行事,只怕盗匪再次望风而逃,不能根除。叔宝,咬金,你们有什么妙策?”

  以往商议军机,秦叔宝和程咬金都是积极响应。今日军情传来,二人却有点心不在焉。

  听到张须陀询问,秦叔宝和程咬金走过来,都是摇头,秦叔宝道:“将军。这次盗匪声势浩大。又占据了荥阳仓,粮草无忧。我等不可轻敌。依据方山,循旧例出击,贼兵可败。”

  程咬金也是点头,“贼兵势众,却是兵力不强,抗不住大隋精兵冲击,我也觉得稳中求胜最好。”

  张须陀点头,“叔宝,咬金,你们说的和我想的不谋而合。只是如今贼兵势众,锋头正锐,不可以常理而度,正兵虽好,可损失却大……”

  “那依将军的看法?”三人不约而同的问。

  张须陀沉声道:“荥阳,方山,虎牢呈三角之势,荥泽又在荥阳之后。贼兵虽强,却暂不敢兵动虎牢,只能在荥阳附近掳掠,早击散一日,百姓早一日出于水火。依我所想,如若有一人能径直前往虎牢,领那里精兵轻骑两千出城,沿黄河而下,以奇兵出乎不易占据荥泽,和我们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迅猛冲击围攻荥阳的盗匪身后,敌兵慌乱,必当溃败。”

  三人都是点头,却都是沉默。

  张须陀脸上苦意更浓,喃喃道:“只需要一将率精兵数千……谁堪此任呢?”

  三将还是沉默,张须陀居然也沉默了下来。

  山风吹拂,颇有冷意,行军大旗风中招展,上面一个张字,看起来也是落寞无限。

  两万大军驻扎的方山,蓦然变地寂静无声,远处驻扎的兵士没有向张须陀等人望过兵冲击,我也觉得稳中求胜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