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多元化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维克托先生,我是非常看好东南亚市场,可是我们要考虑多方面的实际的原因,还有不可预知的因数。



所以我认为还是一步步地去完成,是符合我公司,还有贵行的利益!”



维克托-格拉先科是十分赞同,



“梁先生,我看了你的发展计划书,才知道你是做过很具体的调查分析,



同时也对比之前的回答,还有现在的态度,我认为你是一个谦虚,有担当的年轻人!”



梁智诚微笑着,没有回答。



那么,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双方很快就会签订协议,开展业务往来。



然而,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梁智诚有意识地把话题引向东欧市场,先是试探一下态度:



“维克托先生,我公司进入东南亚市场,是让我公司试水国际化的第一步,



后续我公司可能向东欧市场发展,不知阁下有什么好的建议?”



维克托-格拉先科的反应一开始是很惊讶,居然对东欧市场有兴趣,野心很大!



维克托-格拉先没有立即回答,沉思了半刻,才意味深长说了一句话:



“梁先生,如果说在东南亚市场合作很愉快,我相信在其它市场也是如此。”



梁智诚立即明白了,不用再言明!



于是话题又返回到东南亚市场的问题。



由于梁记制伞的资本充足,可以出口米国和欧洲市场的雨伞作为抵押,再加上制定投资计划明确,



在第一年陆陆续续在东南5国大城市开设5家店面,



在第二年,参考5家店面的营收状况,再作出开店的规模…。



所以,很快就获得莫斯科人民银行的贷款,其数目是不多,在第一年的贷款25~55万美金。



确定贷款之后,就要确定派谁留在新加坡管理新的店面。



关于人选梁智诚就选择陈叔负责这里一切工作,



因为陈叔年轻时再这里工作过,对这里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在新加坡开业之前,梁记制伞在当地报纸进行广告宣传,



在报纸黑体加粗:梁记制伞又回来了!!!



梁记制伞在全盛时期,先后在粤、港、澳、新加坡…等地开设15家分厂、其产品雄踞省、港、澳和新加坡市场。



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可谓名噪一时,非常畅销。



经过在当地报纸广告宣传,以前老顾客,年龄至少45岁了,



在梁记制伞开业当天,纷纷前来光顾,甚至是有的顾客是直接认出了陈叔,



当时的场面,可谓时无法形容!



由于在70年代,新加坡与港岛的人均收入是差不多,再加上有在广告宣传,在当天直接卖出100把,成绩相当不错的。



确定新加坡的事情后,梁智诚回到了港岛,把重心放在梁记制伞的经营上,加快研发折叠雨伞,



因为防风雨伞订单在欧洲市场已经是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加快速度,公司的利润是非常受到影响,



到时候会影响即将成立的伞布材料研发,



同时梁智诚也决定开始改变雨伞的材料,不再以纯钢为主,



而是以铁,塑料…,甚至是吕的多元化材料用在梁记雨伞,



从而大幅度增加梁记制伞的利润,朝向全球最大的雨伞制造商前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