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琅琊红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琅琊郡城郊外五十里,徐家村,一个上百户人家的滨海小渔村。

  仲秋天,夕阳西下,晚霞似火,村东头大路口的百年苦槠老树下,一间白茅土墙的渔家院子大门前,一根高高的望杆上,悬挂着一面大酒旗,随风飘展,上书:“开坛香十里,神仙也要醉。”

  一位高大魁梧的光头青年人,浑身黑乎乎的,身背着一个双肩大行囊,正慢悠悠地,从大路远处徒步走来。

  待其走近再看时,初次见到的人,都会被他黑塔似的惊人模样吓一跳,整个人从头到脚,浑身上下,皮肤都是黑黝黝的,就像是一块黑木炭一样,只有眼睛和牙齿还有点白,大脑袋上一个大光头,乌黑铮亮的,好像是天生的秃头不长毛发。

  他一身胡服衣裤,斗笠革靴,异域风情打扮,衣履不俗,身上透露着一股威势,让人不敢随便靠近,身后背着一个用兽皮特别制成的双肩大行囊,时时刻刻不离身,别人想碰一下都不行。

  他就是李长生。

  从东郡野外到这徐家村,不足千里的路程,他靠着秦家庄老者相赠的两块金饼,慢悠悠地走上了半个多月,一路上,也总算是领略了一番这大秦时代的风土人情和山水风光。

  他的头发已经再长不出来,原来浑身上下焦裂不堪的皮肤,已经奇迹般地完全得以愈合,变得更加油光发亮,但全身的肤色,却从此彻底变成黝黑色,已经不可逆转。

  于是,他就像一个身材魁梧的非洲光头强黑人,第一个闯进了这大秦的黄皮肤世界,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人好奇围观的靓丽人物。

  进到这琅琊郡地界后,他更是豁然开朗,发觉这滨海盐渔之地,方术之士云集,民间奇人异士招摇过市,一派仙风道骨,到底是仙山重重、海市飘渺的富饶之乡,与众不同。

  渔家酒肆里,有好多位身穿布袍草屐,腰系黄丝穗绦,方士打扮的客人,正拼在一张四方桌上品酒聊天,看见光头强黑人李长生走进来的时侯,也是引起了一阵骚动,大家不禁啧啧惊奇了好一番,然后才又继续聊他们自己的话题。

  小渔村古朴古风,李长生却觉得很是稀奇,这荒郊野外的,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庄,怎么会开有这等闲情逸致的茶楼酒肆?而且这里面的客人,好像还都是些飘然若仙的世外高人。

  他要了一壶老酒,点了几样小菜后,便好奇地向店家询问。

  “我们这里是皇庭御医、大方士徐福的家乡。”年青的店家很是热情,自豪地说道:“这些四海的方仙客官,都是慕名而来寻访参观的,徐大方士的父亲祖辈,曾经是越国宫廷里的九品酿酒师,有着一手祖传的酿酒绝技,如今归隐故里,你现在喝的老酒,就是他家酿造的最正宗的‘琅琊红’,客官如果喜欢,还可以买一些带回去,我免费附送你一只徐家村上等的酒葫芦,如何?很实用的。”

  “徐福?就是那位为秦始皇帝出海寻仙问药的大方士?”

  “是的,听说现在又回到皇庭里了,至于有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这些小的就不知道了。”店家笑呵呵地走开了又折回来:“客官,你现在就是立即赶到琅琊城去,估计城门也早关了,不如就在这徐家村过一夜,明早再走吧,本店也可以提供住宿服务……”

  李长生也被他这种纯朴的推销给说得笑了,大大地喝上一口老酒,果然清香入口,醇意绵绵。

  看来这古人借着名人效应做生意,至少还货真价实。

  还有这徐福,在大秦朝,果真就这么有名气了嘛?

  这时,邻桌上那边几位方士的高谈阔论,逐渐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琅琊田氏一家上下三十八口,竟在一夜之间,除了一名老奴因有事外出幸免于难之外,就全部被一种血光剑器给灭门杀害了,连后院里的一条小狗都没放过……”

  一位蓄着一撮花白山羊胡子、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年方士,正在那里惊心动魄地讲述:“而且全部是被同一种剑器给杀死的,要么是一剑封喉,要么是穿胸而过,都是当场毙命,非常的惨烈,下手毫不留情。”

  说得他自己,都好像是心有余悸起来了,连说话的声音都有点地走开了又折回来:“客官,你现在就是立即赶到琅琊城去,估计城门也早关了,不如就在这徐家村过一夜,明早再走吧,本店也可以提供住宿服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