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196.扬长避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静很少自己做饭吃,基本是走到哪里都买着吃。



戴晓嵩当学生也是当到快三十岁,虽然研究生毕业,对做饭却没有研究。而且,张静习惯了一个人,也不希望戴晓嵩住在她那里。两个人还是各住各的,偶尔能在张静那里团聚一晚,还得看张静有没有好心情。



中午的时候,张静就让薛雪出去买饭,在办公室里吃。她在这儿吃,高秀菊和薛雪就不能回家,只能陪着她。



三个人在高秀菊办公室里吃着饭,张静就让高秀菊给刘万程打电话,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说。



高秀菊忸怩着不好意思打,张静就说:“这电话就得你打,你的设想只有你自己才能说清楚。”



高秀菊只好给刘万程打电话,可又不好单独出去打,这个别扭就别提了。



刘万程和徐洁、徐艳、吴晓波两口子中午也是在办公室里吃。不过城里条件好一些,有外卖好叫,不用自己出去买。



守着张静和薛雪给刘万程打电话,高秀菊紧张的差点连话都不会说了。其实,张静和薛雪心里都知道她和刘万程是怎么回事,紧张不紧张的还有什么用?



高秀菊总算对刘万程说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刘万程沉默一会儿就问:“这是你自己的想法?”



高秀菊就回答说:“啊,有什么不对吗?”



刘万程说:“张静什么意见?”



高秀菊说:“张总也觉得那个提纲罗列的东西有点多。”



高秀菊有这个想法,而且不用别人提示,就能主动找到他提纲里面的毛病,这还真让刘万程有些吃惊,同时又有些惊喜。他媳妇在文案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他了,这说明她跟着张静没白学,是真有本事了。



他同意了高秀菊的意见,让她和张静商量着办。



高秀菊放下电话,张静就问:“刘总什么意思?”



高秀菊看看张静说:“刘总让我听你的。”



张静就点点头说:“下午你就和薛雪开始弄吧。”



自己独立工作,管一摊子事儿,高秀菊也学会拐弯了。她不能按着刘万程的原话跟张静说,怕张静不高兴。毕竟张静职务高,又是她师傅,用“商量”这个词就不太合适了。



下午的时候,高秀菊回公司总部去借了相机来,和薛雪到各班级里去拍照。张静就不跟着她们,而是自己到各班里去转着看,和管理人员沟通情况。



学校里没有电,电脑无法开机,拍了照片也没法编辑。高秀菊只好在相机里筛选照片,然后编号,再找纸把每张照片的说明写下来。还得手写总纲,然后下班回家的时候,再用家里的电脑编辑,最后再到总公司里去打印材料,着实麻烦。



张静挨个班里转,问问工人,再问问管理人员,竟然找不到什么大的毛病。她知道,高秀菊的性子有些粗疏,能把事情做这么仔细,还当真不容易。



下午大家都回到办公室里,张静就把这个疑问对高秀菊提出来了。



高秀菊就咧着嘴乐,乐完了说:“你这是来晚了。你要早来半个月,我非让你骂死不可!这哪儿是我管的好啊,是大家自己管自己。开始的时候,我连货运过来放哪里都想不对。活怎么干快,怎么管住不出废品?我都弄的不对。是那些工人,他们看见哪里不对就告诉我,我再想办法补救,乱了半个月这才开始有序的。”



张静听了点点头说:“咱们俩管理的办法还真不一样。我是全靠自己想明白想仔细,尽量不遗漏。你是靠大家给你想着,然后发现毛病再去改正。”



高秀菊就有些不好意思说:“我脑子没法跟你比,直接不行。以后我还得跟刘总说,别让我干这个总经理了,我不是那块材料。”



张静就摇摇头说:“你错了,你现在很称职,真的。”



高秀菊就疑惑地望着她。



她就说下去:“工人给你出主意你去改正,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你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工人出的主意里面,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的你执行了,错误的你没有听从。这样,你才有今天的井然有序,对不对?”



高秀菊就憨憨地笑,确实是张静说的这样。即便有时候她干错了,也能马上发现不多,立刻改正,这就要靠她勤快多跑腿了。



张静就说下去:“第二,工人能够主动给你出主意,说明你和他们相处融洽,他们信任你,你也信任他们,这正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你做到了,说实话我做不到,所以我就得多动脑子靠自己。在这种环境下做同一件事,我会比你累好多,这就是你的长处。”



高秀菊就又憨笑说:“张总你自己想明白想仔细,尽量不遗漏。你是靠大家给你想着,然后发现毛病再去改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